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 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胡永亮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研究所,中国杭州) 摘 要 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是指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组成特性,通过改变系 统中混合工质的浓度配比,对系统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进行调节。与其它容量调节 方式相比,这种调节方式不产生附加能量损失,并且可以避免变频压缩机所存在 的共振、密封不良等诸多问题,可以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具有根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法,克服了原有系统的缺陷,并从理论和 实验两个方面对这种新型混合工质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 下: 1.对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 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浓度装置并连接于系统的低压侧,结构 和控制都相对简单。 2.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变浓度容量热泵系统中混台工质的研究进展,结合理论 和试验结果,首次提出了在变容量热泵系统中使用三元混合工质的概念;然后, 通过数值模拟选出了具有较大潜力的R32/R125/R227ea、R32fRl43a/R227ea、 R32/R143a/R134a和R32/R125/R134a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并综合考虑混合工质 的热力学循环特性、分馏特性及环保性指标,最终采用了R32/R125瓜134a作为后 续变浓度容量调节研究的循环工质,并提出了由变浓度装置实现R407C向R410A 转变的构想。 3.比较了二元和三元混合工质在简单分馏和精馏分离装置中分离效果的差 异,并对变浓度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系统和储液灌制冷剂质量随浓度改变而 迁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本系统制冷剂质量随浓度改变的关系。 4.从改善系统结构、采用新的制冷剂和压缩机中间进液三个方面对如何降低 压缩机排气温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和理论计算,并通过神经网络建立了以吸气压力 为控制信号的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模型,找到了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有效 方法。 5.设计并搭建了新型中间进液变浓度容量调节热泵系统实验台,采用 R32/R134a为:[质,并以实验为基础,以神经网络为工具,对吸气压力进行了优化 计算,找到了最优的吸气压力。然后在此压力下对不同排气温度下的系统进行了 实验研究,并与纯质R22常规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可靠性和该新型变浓度容量调节系统的可行性,表明压缩机中间进液能有效的控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靠性和该新型变浓度容量调节系统的可行性,表明压缩机中间进液能有效的控 制排气温度,扩大了变浓度容量调节系统的适用工况,同时也发现了系统设计及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系统以后进一步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混合工质变浓度中间进液神经网络优化空气源热泵 塑坚奎兰堡主兰垡笙苎 塑坚奎兰堡主兰垡笙苎 塑墨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Variable Composition Capacity Regulation of A Heat Pump System Using Refrigerant Mixtures Hu Yongliang 【Institute of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7) ^BST卧CT The variable composition capacity regulation be defined as the regulation of cooling capacity or heating capacity of the system by changing composition of the mixture i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the zeotropic mixtures.Comparing 、Ⅳim other capacity regulation methods,it has a good modulation effect and call avoid addi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as well as many other problems such as compressor sympathetic vibration,leakage etc.Therefore,it has good future.111is thesis conquered the limitations of former systems witlI several new methods and ma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