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 五脏: 过喜则伤心而气散, 过怒则伤肝而气上, 过思则伤脾而气郁, 过忧则伤肺而气结, 过恐则伤肾而气下。 烈火燃烧着黄龙旗。是的,我们应该记住那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我们更重要的责任是创造新的历史,灿烂的,辉煌的,不留遗憾的历史。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调适教师心理压力 主要内容 一、教师的压力来源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道德意义 三、压力会对教师产生哪些危害? 四、如何调适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一、教师的压力来源 学生难教 家长难处 学校难待 教师难当 健康 批评赞赏 工作 信仰 家庭婚姻 理想期望 教师的压力来源 人际关系 自我期望 外界要求 角色模糊 人际应激 职业发展 组织结构 家庭与工作 技术应激 工作压力 环境压力 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过度拥挤 社会压力 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 剥夺个性的发展 A类型行为模式 高血压人格 抑郁型人格 癌症敏感型人格 酒精型人格 人格因素与压力 缺乏相互独立 缺乏交流沟通 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压力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道德意义哪块木板是教师最短的木板? 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1、某些教师缺乏师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教师的心理不够健康。 2、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影响教书育人 3、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心理失调。 师源性心理障碍 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这指的主要是家长和教师。 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 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 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有46.8%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52.5%的学生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有调查表明:刚入学的小学生,约有80%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其自信,当他们到16岁时,这一百分比急降到18%。 三、压力会对教师产生哪些危害?有压力的时候你有什么反应? 生理变化 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瞳孔扩大 紧张性头痛、警觉性提高 频尿、冒汗、口干舌燥、 肠胃不适、消化系统紊乱 皮肤问题 肌肉紧张 、背痛 血压(血糖)升高 睡眠失调 疲劳感、全身无力、倦怠 行为变化 作息不正常 药物滥用 饮食失调 、食欲异常(暴饮暴食或没有食欲) 烟酒过量 搓手抖脚、坐立不安、强迫行为 说话滔滔不绝、说话急促 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许多危险、意外事件 社会退缩、故意旷职、精神恍惚 认知变化 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衰退 、健忘、丢三落四 判断力减弱、无法清楚思考 钻牛角尖、遇事迟疑不决 丧失自信 夸大的压力感 情绪变化 焦虑、紧张 抑郁 、缺乏生活情趣 沮丧、情绪低落 无助感 情绪的波动 生气、易怒、敌意、莫名其妙地发火 压力的危害 长期忍受精神压力,生病概率会增加3—5倍, 积劳成疾引发旧病 5-90%的门诊病人自诉有压力问题。 3%的成人有由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 压力与六大致死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疾病、癌症、肺炎及并发症、意外事故、肝硬化、自杀。 压力已被列为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扭曲价值观 扭曲人格 调适压力的 途径 校长与 教育行政的协助 专家处理 社会支持 系统 四、如何调适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提高 自我调节的能力 (一)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心理健康应主要靠自己来维护。 只有自己才能最好地帮助自己,一切外部的帮助只能是起到“助人自助”的作用,都只能通过个人的吸收、内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人们的健康60%取决于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 60%取决于自己, 15%取决于遗传因素, 10%取决于社会因素, 8%取决于医疗条件, 7%取决于气候等影响。 重要的是改变自己 (一)如何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1. 认知调节—减压的前提 2. 情绪调节—减压的核心 3. 人际关系调节 4. 生活节奏调节 5. 提高时间管理策略 1. 认知调节—减压的前提 调节对自我的认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 自我概念水平偏低 过分关注自我形象及自我身份 调节对自我的认识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同时,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 这种心态对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乔韩窗口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乔翰(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比较研究.pdf VIP
- 高一的语文专题训练—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题.docx VIP
- QC成果-浙江中烟技术中心:ZJ112卷烟机VE循环风冷却系统的研制.pdf VIP
- YYT 0472.2-2004 医用非织造敷布试验方法 第2部分 成品敷布.docx VIP
- 猪促黄体生成素的重组表达载体、重组细胞株、制备方法.pdf VIP
- 智慧社区规划设计方案.ppt VIP
- 中压岸电AMP系统的安全操作及管理.pptx
-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2025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wor.pptx VIP
- 质子治疗与护理.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