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岁时节日初探-宏国德霖科大-人事室.DOCVIP

越南岁时节日初探-宏国德霖科大-人事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霖技術學院校內專案研究計畫之書面研究成果報告 計劃編號:99獎校專研編號01 計劃名稱:例常與殊異—越南歲時節日初探 計劃主持人:林珊妏 一、前言 地理位置和歷史脈絡上皆與中國息息相關的越南,於歲時節日的文化表現上別具意義。越南有以中國節日命名的九大節日:春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和竈君節,但其節俗活動或漸趨徒具虛名形式,或另有儀式內容,甚至早已在越南消失無踪。不過也有中國早已消失的節日名稱,於越南仍見存留,例如上巳節和寒食節,在中國因其節俗活動和儀式內容已融併入清明節俗活動,自唐宋之後民間已少見此二項節日名稱之提及,但越南漢文獻中卻仍不時可見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節名。另外也有中國已消失的習俗,卻仍保存於越南風俗中,例如中國已消失的端午節綵絲繫臂,已成越南端午五色縷節俗。當然,越南節俗更不乏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儀式活動,充分表露出其在地特質之民族文化。因此越南節俗既具中國文化薰陶下的例常節日名稱,亦發展出本土性的獨特風俗,值得深入分析兩者之間的異同性,以及其間的傳承轉換關係,藉以條理中越間的文化淵源。 越南漢文文獻中的《河東慈廉義都社先上村仝年節例甲集》《河東慈廉義都社中衙村仝年節例乙集》《河東慈廉義都社安富村仝年節例丙集》《河東慈廉義都社萬隆村仝年節例丁集》四書,屬於越南全年度的例常節俗活動記載,而《北寧省考異記》《河東省考異記》《清化崇山考異》三書則為越南全年度的民間特異信仰習俗之記錄,因其奇異風俗之特徵,以及對漢儒者而言屬於不尋常民俗現象,故被稱之為「異」。本計畫即以此七書做為越南歲時節日文獻資料檢索整理之主要對象,再旁徵地理類文獻、雜著類文獻,以及風俗編考類文獻資料,表列出越南十二個月份的節俗活動情形,包括節日名稱、儀式歷程、信奉對象、風俗典故等內容,以進行越南歲時節日之相關研究,探討越南民俗文化中的宗教流別、思想觀點、類型特質等內涵,期能呈現越南在歲時節日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 二、研究緣由與目的 自秦朝趙陀進駐南越(今廣東省),於西元前207年消滅了甌雒國,設置了交趾和九真二郡後,一直到西元十三世末、十四世紀初,越南創造屬於自己文字:喃字,開始使用這種深具民族色彩的文字以書寫文學、記載思想,也才開始擁有自己的史書。1884年第二次法越簽定順化條約,使得越南正式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之前,在這兩千多年的越南歷史上,中國的漢字書寫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越南以漢字記存著政治、思想、文學、民俗等各方面的文獻資料。 「歲時節日」為民俗研究中相當重要的研究項目,歲時指的是自然時序中的時間區段,節日為社會具顯的人文活動,人們將日常生活中獨特的日子中註記出來,賦予多重的深刻意涵,即為人類社會中的歲時節日。而對於歲時節日中的信仰認知之探討,可以兼具思想、宗教、政治、休閒、娛樂等多重意涵,不僅可以見到在地原生文化的特質,更可呈現外來文化醺陶的影響層面,最為表現越南在地理和歷史上與中國關係的特殊地位,因此以「歲時節日」作為越南漢文獻之研究主題。 越南在歲時節日方面的漢文文獻,除了可見越南宗教文化的在地特質與演革進化,更可藉由這些民俗的活動面貌與性質內涵之改變,追索出大時代的歷史脈絡與地域關係,尤其是越南與中國之間的微妙連結。雖然民俗研究,當以在地人的本土語言、鄉野採錄,為最有利的研究立場和研究方向,但是基於越南民俗資料是以漢文書寫記錄的,而越南在地理與歷史上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與承傳,故使用漢文字的中國研究者,當有一定的優勢與立場。藉由越南民俗資料中的漢文文獻,探究越南歲時節日文化中的宗教性質,以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下的越南本土文化。 越南漢文獻屬於域外漢文學的資料整理與研究範圍,已有多次國際研討會、多位學者於越南漢文小說研究領域中成績斐然,如2001年中正大學舉辦「外遇中國—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國際研討會」有多篇探討越南漢文小說的論述。越南漢文獻中的民俗研究則以2003年中正大學舉辦的《東亞民俗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和2007年成功大學舉辦《東亞漢文學與民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所發表的文章最為量豐且多樣;還有2007年《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論文集中的阮蘇蘭〈記載越南民間風俗的相關漢喃文獻略考〉亦屬越南漢文獻之民俗領域研究。至於與中越文化交流有關的論著和期刊,則有兩本博論:陳光輝《越南喃傳與中國小說關係之研究》和胡玄明《中國文學與越南李朝文學之研究》,再加上鄭永常《漢文文學在安南的興替》這一部專書。王光榮的〈中越兩國民族文化交融歷史思索〉,徐杰舜、林建華的〈試談漢文化對越南文學的影響〉,過偉的〈中越民間文化的比較研究〉則屬大陸期刊論著。專門介紹越南傳統文化的專書有羅長山《越南傳統文化與民間文學》。 與民俗研究有關的專書論著更為眾多,飲食文化方面有《第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