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新进展河南省胸科医院周晗.ppt

心脏起搏器新进展河南省胸科医院周晗.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既然上述研究中证实,右室心尖起搏比例的增加会带来房颤心衰危险性的增加,那么是否右室心尖百分比的降低同样意味减少房颤及心衰危险? SAVE PACe 研究 生理性起搏发展的新方向被 2007年ESC明确指出: 2007 年的ESC Pacing and CRT Guidelines 针对病态窦房结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起搏治疗方案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MPV概念及最小化心室起搏的治疗策略。 (MPV= Minimization of Pacing in Ventricular) 心脏生物学起搏 临床应用还需努力解决如下问题 1、减少心室不同步性的右室起搏 DDD+房室结优先功能 AV间期固定滞后 AV间期固定时间搜索 AV间期动态滞后 AAI+DDD模式转换 AAI safe R MVP 2、心室同步化起搏 CRT 希氏束起搏等 心室同步性起搏 生理起搏概念的延展 起搏器植入部位的进展 起搏部位的生理化 房间隔的起搏 室间隔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心房多部位起搏 心室多部位起搏 起搏部位的生理化 适合心房不同步(房颤) 起搏部位的生理化 适合心室不同步(心衰) COMPANION试验 NYHA III 或 IV 级 NSR,QRS120ms,PR间期150ms LVEF35%,LVEDD 60mm 理想的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至少3个月) — 利尿剂、ACEI/ARB、安体舒通(1个月); +/-地高辛 COMPANION试验 死亡+住院 死亡+心血管事件住院 死亡+心衰事件住院 死亡 心脏起搏新进展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生物学起搏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目前起搏器电极导线置入过程和术后有一定的合并症 电极 断裂 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已完成动物实验并进入临床中 方法: 电极置入:特殊起搏电极 无导线 能刺激心肌 超声接受及转换电能器 超声波发射器 原理: 发放超声波被电极接收器接收, 并转换为电能,起搏心脏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特殊电极 动物实验结果(2006) 可行性 心房、心室的30个部位起搏有效 转换后脉冲电压等于高于普通电压 安全性 热损伤较低 超声波穿过的组织损伤小 超声波发射与有效刺激有延迟 超声 发射 电脉冲 形成 传导 延迟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临床试验结果: 2007年JACC香港圣玛丽医院报告: 24例,77/80个部位持续性夺获, 起搏阈值:1.01±0.64V 病人无不适 窦律 右室 左室 双室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评价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使 人看到了起搏新能源及无导线起搏的希望与曙光 临床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电极的长期固定 微型超深波发射仪及置入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心脏生物学起搏 定义: 应用生物学方法(基因治疗或干细胞技术)构建心脏新的起搏点,替代受损的心脏传导系统,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2003年Rosen教授最早提出这一概念 微电极阵列记录到发自胚胎干细胞的冲动起搏大鼠心室细胞 心脏生物学起搏 基因治疗 干细胞治疗 心脏生物起搏的两种策略 基因+干细胞 心脏生物学起搏 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后移植 起搏通道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后移植 方法 缝隙连接 Gap Junction 心肌细胞 干细胞 HCN通道 起搏电流If 动作电位AP 心脏生物学起搏 曙光与希望:生物学起搏已在动物研究 有效 治疗前 治疗后 心脏生物学起搏 长期、稳定起搏 能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控 符合生理性传导顺序 不诱发心律失常 * Atrial fibrillation occurred in 24.2 percent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including 4.8 percent in whom it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random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ual-chamber group (hazard ratio, 0.79;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0.66 to 0.94; P=0.008) (Figure 1 and Table 2). Of 487 patients in whom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after randomization, 105 (21.6 percent) had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15.2 percent o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