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抗13级台风钢混大棚的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可行性报告
一 立项背景和意义
台风是地球上最大的漩涡,是强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每年给全球造成经济损失达60~70亿美元。台风也是浙江省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全省大棚生产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其影响严重程度居气象灾害之首。2002年,台风“森拉克”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超过12级,最大风速超过每秒40米,给温州、台州等地带来重大损失,在灾情中农业生产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水产养殖与蔬菜大棚等设施栽培。2004年在浙江省临海市登陆的台风“云娜”,2005年的海棠、麦莎、卡努以及2006年8月在温州苍南登陆的“桑美”等强台风对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棚设施瓜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一旦台风来临许多大棚的结构都将遭受严重的破坏,钢管骨架变形、甚至棚体完全倒塌,这暴露出目前在温室基础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且不说很多毁坏严重的简易竹架结构的中小棚,包括很多造价成本较低的简易型连栋大棚,本身结构不牢固,抗风力弱,根本经不起10级以上的台风。就是很多标准的连栋大棚设计造型上也还存在一些弱点,特别是顶通风类型的连栋大棚,其拱棚上都未设置压膜线,顶上的棚膜仅靠几道卡槽力固定,强度较低。有些正规厂家生产的连栋大棚钢质骨架好、强度较大,只要棚膜不被台风吹掉,抗风能力虽然较很,但钢筋、钢管结构成本高,普通农民很难承受,并且钢铁防腐问题解决不了,也严重影响大棚的使用寿命。基础是大棚上部荷载传向地基的承重结构,如何设计更理想的基础结构和深度以提高大棚对荷载的承受能力,我们需要做更多努力。
临海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所以温室大棚必须以能防御风灾为目标进行设计。该项目结合国内外连栋大棚结构特点,设计出一种能够抗13级台风的钢混结构连栋大棚。这不仅可以添补露地种植的缺陷,为浙江省农业科研提供基地保障;同时也可以降低大棚成本以及台风对大棚设施造成的损失,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的安全发展将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连栋大棚研究
世界各国的现代温室,于2O世纪6O年代逐步完善并快速发展。从世界各国现代设施园艺发展的情况看,特别是发达国家,现代温室大都以大型连栋温室为主,只有我国目前仍以日光温室为主,其中塑料薄膜温室约60万hm2(含中国的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玻璃温室约4万hm2,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新型覆盖材料聚碳酸酯板(PC板)温室近几年有较快发展,目前有约1万多hm2,零星分布于世界各国。
国外早期对连栋大棚结构研究是结合大棚光环境进行的,其目标是通过改进大棚结构型式以期获得较优的光环境。随着连栋大棚的不断发展,结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针对连栋大棚结构承载能力的研究也逐步受到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的学者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到大棚结构承载能力的研究上,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雪荷载对大棚结构的作用以及针对风、雪荷载的大棚结构设计等方面。Wells.D A and Hoxey.R P针对玻璃大棚的风荷载取值进行了足尺寸模型的实验研究;Moran P.也进行了大棚(27.8m X 21.5m)的足尺寸风压实验研究;Orlisc.F进行了风、雪荷载和连栋大棚结构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大棚的经济优化取决于大棚结构造价和结构的强度之间的关系; Kurata.K and Tachibana.K进行了大棚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把降低大棚造价作为优化目标,对连栋大棚的荷载和跨度进行了优化;Richardson.G M针对设防风篱和不设防风篱两种情况卜的塑料薄膜大棚的风荷载进行了足尺寸模型的实验研究,并对可渗透风的防风篱对连栋大棚小环境和连栋大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温室结构设
计和温室风、雪荷载的取值作了研究,如Mugnozza,G S;Kuwabara,T都对温室结构的风、雪荷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
(二)国内连栋大棚结构的研究
我国大型连栋大棚起源于对国外连栋大棚的引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大型现代化大棚,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逐步研究开发国产化的连栋大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实现了连栋大棚的国产化。迄今,我国连栋温室的建设面积己经发展到近1000公顷,而且每年还以150~200公顷的速度发展。在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广州五大城市,已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区、工程示范区和延伸辐射区。自行设计出了适应我国不同气候特点的华北型、东北型、东南型、华南型温室。这些新型温室具有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一些关键技术和配套设施已达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工厂化农业设施初具规模,包括科技示范区、工程示范区及延伸辐射区的连栋温室、连栋大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总面积超过1万hm2,国产率达95
我国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