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 际 贸 易 实 务 ;
国际贸易实务
绪
论; 贸易磋商与进出口合同的签订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第一章 绪论;开篇案例;开篇案例;§1 国际贸易实务的研究对象、内容 ;一、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对象 ;①买卖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
处于不同的国家;一、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对象 ;;学习
方法;㈠角色思考
将自己定位为进出口双方某一角色,对待实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怎么办?
㈡联系实际
要多方面多渠道地收集业务案例,联系实际。
㈢广泛阅读
要多阅读和接触贸易实务方面的内容,拓展视野。
;§2 国际贸易适用的法律;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交易双方所处的国家不同,他们都要遵守各自所在国的国内法。
由于各国法律制度不同,对同一问题各国往往有不同的规定,为了解决这种“法律冲突”,一般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范的方法。
我国合同法第126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密切关系的国家的法律。”;一、国 内 法;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所适用的法律;(6)工程承包合同,适用工程所在地的法律。
(7)科技咨询或设计合同,适用委托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8)劳务合同,适用劳务实施地的法律。
(9)成套设备供应合同,适用设备安装运转地的法律。
(10)代理合同,适用代理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11)关于不动产租赁、买卖或者抵押合同,适用不动产所在地的法律。
(12)动产租赁合同,适用出租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13)仓储保管合同,适用仓储保管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14)国际货物或旅客运输合同,适用承运人所在地法律;
可见,在当事人未选择适用于合同法律的情况下,我国法律对上述13类合同的“最密切联系地”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体现了最密切联系原则。 ; 二、国际贸易条约; 二、国际条约;二、国际条约;《公约》的缔约国;案例1.2
我国上海某外贸公司与日本东京一家企业在华交会上鉴定了一份买卖合同,交货地点为中国上海港,合同未规定处理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但在履行合同时买卖双方发生纠纷,请问:应该如何处理该纠纷,你认为本案是否适用《公约》?是否适用中国的法律? ;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COTERMS);国际贸易惯例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00)、2010通则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
2007.7.1《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号出版物,(UCP600)
1996.1.1《托收统一规则》522号出版物,(URC522)
《约克—安特普规则》1860年首订,1974年修订,共同海损理算。;§3 国际贸易的基本业务流程;第三节 进出口业务基本流程 ;§3 国际贸易的基本业务流程;租船订舱;;5. 总值
Total Value;12. 品质与数量异议
Quality/Quantity Discrepance ;第二章 国际贸易合同的标的;Contents;开篇案例;开篇案例;§1 商品的名称和品质;商品品名;案例2.1
上海A公司出口苹果酒一批,国外来证货名为“Apple Wine”,A公司为了单证一致,所有单据上均常用“Apple Wine”。不料货到目的港后遭海关扣留罚款,因该批酒的内外包装上均写的是“Cider”字样。结果外商要求A公司赔偿其罚款损失。
请问A公司对此有无责任?为什么? ;品名注意事项;商品品质Quality of Goods;表示品质的方法;以说明description表示商品品质;合同中的品质条款;商品质量 注意事项;§1 商品的名称和品质;案例2.3
我国某外贸公司向德国出口大豆一批,合同规定水分最高13%,杂质不超过2%。但在成交后,我方向对方寄送样品,并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德国后,买方出具了货物品质比样品低8%的检验证明,并要求赔偿800欧元的损失。我方拒绝赔偿,认为这批商品在交货时是经过挑选的,因为是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经多次协商,最终因我方违约而赔付一笔品质差价而了结此案。
本案中,我方签约后所寄送样品和电告行为造成了该笔交易既是凭规格成交,又是凭样品成交,从而否认了仅仅是凭规格交易的规定。;这样,就造成了我方承担对货物质量的双重担保责任,即所交货物既要与合同中的规格相符,又要与样品一致,只要有一方面达不到要求,则我方就处于违约的被动局面。虽然,我方在电文中告诉对方,“所寄样品与成交货物相似”,但由于其实际结果相差较大,我方就要承担品质与样品不符之责,同时,买方随之就拥有了索赔的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