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上迁改数量均为施工图评审确定的数量,项目具体内容详见相关设计图纸。乙方需按批准施工图完成各杆线线路及设施安装、征地及青苗补偿、验收资料等工作。 理论、技巧、案例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尼尔伦伯格的谈判主体需要理论 “谈判主体需要理论”认为:谈判各方都希望从谈判中得到某些东西;否则各方会彼此对另一方的要求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各方当然不会再有必要进行什么谈判了。 二、尼尔伦伯格的谈判主体需要理论 个人与个人 之间的谈判 大的组织 之间的谈判 国家与国家 之间的谈判 二、尼尔伦伯格的谈判主体需要理论 谈判者顺从对方的需要 1 谈判者使对方顺从己方的需要 2 谈判者同时服从对方和己方的需要 3 谈判者违背己方的需要 4 谈判者违背对方的需要 5 谈判者同时违背对方和己方的需要 6 三、谈判中需要的发现 一类是谈判具体需要 这类需要是产生谈判的直接原因和谈判所要达到的第一目的。 一类是谈判者的需要 谈判者的需要并不是谈判的动力和目的,但它却直接影响着谈判的进行和结果。 三、谈判中需要的发现 第一,在谈判的准备阶段要尽可能多地收集谈判对手的有关资料,诸如谈判对手的财力状况、性格特点、社会关系、目前状态等等。 三、谈判中需要的发现 第二,在谈判过程中要多提一些问题,在对方讲话时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内在含义,借此了解发现对方的潜在需要和真正需要。 三、谈判中需要的发现 第三,谈判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通过对方的形体语言发现需要。 三、谈判中需要的发现 第四,对于一些在谈判过程中无法了解到,但对谈判又非常重要的需要,可以采取私下的形式或其他的渠道获得。 四、谈判中的需要与谈判谋略 需要是谈判的基础和动力。尼尔伦伯格认为,任何谈判都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们之间之所以要进行谈判,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 四、谈判中的需要与谈判谋略 谈判者顺从对方的需要 1 谈判者使对方服从自身的需要 2 谈判者同时服从对方和自己的需要 3 谈判者违背自己的需要 4 谈判者不顾对方的需要 5 谈判者不顾对方和自己的需要 6 五、需要层次理论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一)较好地掌握和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可以为满足谈判者高层次的需要提供条件 五、需要层次理论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二)较好地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可以通过满足其他层次需要,来弥补谈判中无法满足的条件 一、博弈论简介 一、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简单地说,就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达到取胜的目的。博弈,根据不同的基准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其中主要的一种分类法就是按当事人之间是否有一个约束的协议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与其他参与者谈判达成协议或形成联盟,其结果对联盟双方均有利。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的协议。 案例连接:煤电双方“以外制内”博弈价格谈判 案例连接:煤电双方“以外制内”博弈价格谈判 二、囚徒困境与谈判 囚徒甲 囚徒乙 甲坦白 甲不坦白 乙坦白 乙不坦白 甲判15年 乙判1年 甲乙都判10年 甲判1年 乙判15年 甲乙都判3年 甲、乙两个人在大楼里面放了一把火,准备等大火燃起来时偷东西,但当他们准备离开时,被警察发现并因偷窃罪被抓了起来。警方怀疑火可能是他们两个放的,但没有证据。 由上述例子看,只有合作才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谈判中,只有考虑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才能避免“囚徒困境”,使谈判达成“双赢”。同样,在谈判中仅考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只考虑双方利益,就会使双方陷入非合作博弈的“囚徒困境”,结果是“双输”。 二、囚徒困境与谈判 三、博弈论在谈判中的运用 8000元 12000元 70000元以下 50000元以上 70000 A B 在谈判中,只有双方合作、谈判成功,才会有谈判剩余,才能使谈判双方获得由谈判带来的剩余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博弈论基础上的谈判程序如下。 三、博弈论在谈判中的运用 (一) 合理确定风险值 (二) 确立合作的剩余 (三) 达成分享剩余的协议 一、公平理论简介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工作的积极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与人们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密切相关。 一、公平理论简介 亚当斯根据人们认知公平的基本要素,确立了这些要素相互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归纳出衡量人们分配公平感的公式: Op / Ip = Or / Ir 个人的主观判断 个人所持的公平标准 绩效的评定方法 绩效的评定人 二、公平分配的方案 以心理承受的公平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