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背角无髓鞘纤维初级传入突触的仿真模型-神经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VIP

脊髓背角无髓鞘纤维初级传入突触的仿真模型-神经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5 4.4 突触传递效率的判定………………………………………… 24 正 文………………………………………………………… 25 1 计算平台和计算方法简介……………………………………… 25 1.1 NEURON 简介…………………………………………… 25 1.2 XPP 简介…………………………………………………… 26 1.3 微分方程所确定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27 1.4 分叉………………………………………………………… 30 1.5 几种典型的分叉……………………………………………… 34 2 脊髓背角无髓鞘纤维初级传入突触仿真模型的建立……………36 2.1 脊髓背角突触后电流记录实验简介 ……………………… 36 2.1.1 实验方法………………………………………………… 36 2.1.2 实验结果………………………………………………… 37 2.2 脊髓背角无髓鞘纤维初级传入突触仿真模型的建立………… 39 2.2.1 模型的构成………………………………………………… 40 2.2.2 突触前 C 纤维放电模型…………………………………… 40 2.2.3 突触传递的动力学模型…………………………………… 41 2.2.4 突触前不同放电模式的实现……………………………… 43 2.2.5 突触后电流记录的实现…………………………………… 45 2.2.6 模型和实验数据的拟合…………………………………… 46 3 突触前不同放电模式的动力学分析…………………………… 49 3.1 自洽微分方程所定义的动力系统…………………………… 49 3.2 奇点………………………………………………………… 51 3.3 基于 HH 方程的突触前放电模型的 Hopf 分岔…………… 58 4 脊髓背角初级传入纤维不同放电模式的突触传递………………67 4.1 实验部分…………………………………………………… 68 4.2 模型部分…………………………………………………… 75 4.3 不同动作电位模式突触传递的实验和模型对比……………… 86 4.4 脉冲序列突触传递的互信息分析…………………………… 97 4.5 本章讨论…………………………………………………… 98 4.6 结论………………………………………………………… 101 全文小结…………………………………………………………102 参考文献…………………………………………………………103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117 致 谢…………………………………………………………118 PAGE PAGE 1 缩略语表 缩略语 DH 英文全称 dorsal horn 中文全称 背角 DRG dorsal root ganglion 背根节 EPSC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EPSP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HH Hodgkin-Huxley 霍奇金-郝胥利 IEI interevent interval 事件间期 IPSC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IPSP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SI interspike interval 峰峰间期 PSC postsynaptic current 突触后电流 PSP postsyanptic potential 突触后电位 SG substantia gelatinosa 胶状质 ODE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常微分方程 PDE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偏微分方程 GUI graphic user interface 图形用户接口 CV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变异系数 脊髓背角无髓鞘纤维初级传入突触的仿真模型 博士研究生: 张俊然 导 师: 胡三觉 教授 第四军医大学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西安 710032 摘 要 背根节神经元是感觉传入的第一级神经元,其胞体发出的轴突分为两 支:外周突伸向外周组织其末梢结构接受外界感觉信息;中枢突负责将已 编码的刺激信息传入中枢。除了末梢结构以外的外周突部分与背根节神经 元的中枢突一起称为初级传入纤维。脊髓背角是源于 DRG 神经元的初级 传入纤维终止并与位于脊髓背角的中枢神经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