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细胞生物学糖尿病BL.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细胞生物学糖尿病BL.ppt

3.胰岛素的分子结构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含有16种51个氨基酸,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5700,有A和B两条多肽链,A、B链间有两个二硫键相连。A链有21个氨基酸残基,内部还有一个二硫键,连接第6与第11个氨基酸残基;B链有30个氨基酸残基。 最初,胰岛素由动物胰腺中提取。不同种属动物(人、猪和牛等)胰岛素成分有异,但功能大体相同,只在胰岛素结构上的差异使得其在生理效应和药物动力学上稍有不同。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其分子量为5808道尔顿。 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过程 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 胰岛素基因位于11P15.5,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生物合成先转录成446 bp的mRNA,编码前胰岛素原的肽链。然后按此mRNA为模板,翻译合成整个肽链。 ??? 首先合成含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新合成的信号肽及mRNA--核糖体复合物与内质网内游离的信号肽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桕结合.再被位于粗面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肽识别蛋白的受体,也称锚泊蛋白(docking protein)所识别,使核糖体附着于膜上,并使信号肽与膜上的信号顺序受体(sign sequence receptor)相互作用,并引导信号肽穿过粗面内质网膜。信号肽识别蛋白具有GTP水解酶活性.使信号肽与质膜上的信号顺序受体结合后即水解而与核糖体复合物分离。信号肽在引导肽链穿过粗面内质刚时或其后数秒内即被信号肽酶切除.肽链继续延伸直至终止信号出现.完成胰岛素原的合成。胰岛素原肽链合成完毕后,分子折叠.形成特定构型,由蛋白巯基还原酶催化形成二硫键.并被转移至高尔基器进一步加工。 成熟的β颗粒向细胞膜附近的微小管移动,排列依附在微小管旁。β细胞受到刺激后,微小管收缩使β颗粒向细胞表面移动,β颗粒膜与细胞膜融合,膜在融合点破裂.经胞吐作用将细胞膜内胰岛素结晶释放到细胞间隙,剩余的颗粒膜插入细胞质膜,其蛋白质成为质膜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细胞浆中的Ca2+增加微小管的活动,加速β颗粒的移动,促进胰岛素分泌。 信号肽假说: 信号肽与SRP结合→肽链延伸终止→SRP与受体结合→SRP脱离信号肽→肽链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并同时通过移位子进入内质网腔→信号肽切除→肽链延伸至终止→翻译体系解散。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al, SRP)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机体刺激血糖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细胞学机制 1、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胳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2、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 5. 血糖调节细胞因子的细胞学作用机制 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 胰岛素(包括IGFI、IGFII)信号所激发的信号传递途径主要有二: 1、Ras.MAP激酶途径 2、PI3一激酶途径 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 2.1 当胰岛素或IGF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自身磷酸化,从而使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后者立即使胞质内IRS一1及Shc的酪氨酸磷酸化,形成的磷酸酪氨酸残基为含SH2的Grb2结合。Grb2由1个SH2及2个SH3结构域组成,后者又可与Sos结合并使之活化,激活的Sos即可与质膜上的Ras相结合。Sos具有鸟苷酸交换蛋白(GEF)的作用,可使Ras结合的GDP脱落而结合GTP,使之活化。Ras的下游信息传递是一系列蛋白激酶的级联传递和放大过程。活化的Ras-GTP可与一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1的N端结合并使之活化,活化Raf-1的C端再与另一个酪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MEK(MAP及ERK kinase)相结合,并使之激活。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PK receptor ) 结构:是由1条多肽链构成的跨膜糖蛋白 N端位于质膜外,是配体的结合部位, 跨膜区域 近膜结构域 酪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 C端位于胞质内 使底物磷酸化,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有关。 配体受体结合 受体蛋白质构象改变 (存在自身磷酸化位点,调节酪氨酸激酶活性) 配体: 胰岛素(insulin) 表皮生长因子(E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神经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