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7版神经内科本科教材PPT脊髓疾病模板.ppt

2013年第7版神经内科本科教材PPT脊髓疾病模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可出现面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呈洋葱皮样分布,由外侧向鼻唇部发展 面神经核受损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疑核受损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球麻痹症状 舌下神经核受损可出现伸舌偏向患侧,同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 前庭小脑传导束受损,可表现为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 当空洞累及延髓时: 第四节 脊髓空洞症 临床表现 1.脑脊液检查 无特征性改变 2.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2)延迟脊髓CT扫描(DMCT) (3)MRI:确诊首选方法 第四节 脊髓空洞症 辅助检查 图14-9脊髓空洞症MRI表现 A.T1加权像 B. T2加权像 青壮年隐匿起病,病情进展缓慢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肌无力和肌萎缩,皮肤和关节营养障碍等 MRI或DMCT检查发现空洞可确诊 1. 诊 断 第四节 脊髓空洞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3)椎管造影——显示椎管梗阻界面 完全梗阻 顺行(下行)造影 梗阻平面上界 逆行(上行)造影 梗阻平面下界 (4)核素扫描: 应用99mTc,或131I(碘化钠)10mCi,经腰池穿刺注入,半小时后作脊髓全长扫描能较准确判断阻塞部位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辅助检查 图14-7 髓外肿物压迫胸髓 图14-8 髓外硬膜下肿瘤压迫高颈髓 1. 诊断 首先明确脊髓损害为压迫性或非压迫性 再确定脊髓受压部位及平面,进而分析压迫是位于髓内、髓外硬膜内还是硬膜外以及压迫的程度 最后确定压迫性病变的病因及性质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1)纵向定位 早期节段性症状如神经根痛、感觉减退区、腱反射改变和肌萎缩、棘突压痛及叩击痛,尤以感觉平面最具有定位意义,MRI或者脊髓造影可准确定位 (2)横位诊断 区分髓内,髓外硬膜内,髓外硬膜外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髓内\髓外硬膜内\髓外硬膜外病变鉴别 髓内病变 髓外硬膜内病变 硬膜外病变 早期症状 多为双侧 自一侧, 很快进展为双侧 多从一侧开始 根性痛 少见, 部位不明确 早期常有,剧烈,部位明确 早期可有 感觉障碍 分离性 传导束性, 开始为一侧 多为双侧传导束性 痛温觉障碍 自上向下发展, 头侧重 自下向上发展, 尾侧重 双侧自下向上发展 脊髓半切综合征 少见 多见 可有 节段性肌无力萎缩 早期出现, 广泛明显 少见, 局限 少见 锥体束征 不明显 早期出现, 多自一侧开始 较早出现, 多为双侧 括约肌功能障碍 早期出现 晚期出现 较晚期出现 棘突压痛、叩痛 无 较常见 常见 椎管梗阻 晚期出现, 不明显 早期出现, 明显 较早期出现, 明显 脑脊液蛋白增高 不明显 明显 较明显 脊柱X线平片改变 无 可有 明显 脊髓造影充盈缺损 梭形膨大 杯口状 锯齿状 MRI检查 脊髓梭形膨大 髓外肿块及脊髓移位 髓外肿块及脊髓移位 (3)定性诊断 髓内、髓外硬膜内病变:肿瘤最常见 髓外硬膜外:转移瘤及椎间盘突出症(腰段,颈下段) 炎性压迫:如硬膜外脓肿发病快伴发热等炎症特征 血肿压迫:常有外伤史,症状体征进展迅速 转移性肿瘤:起病较快,根痛明显,脊柱骨质常有明显破坏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鉴别 : (1)急性脊髓炎 急性起病,病程进展快 数小时~数日内达高峰 病前有感染史 椎管通畅 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脑脊液炎性反应白细胞10~1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 MRI动态观察,病变节段脊髓水肿变粗,酷似髓内肿瘤,随病情好转,水肿可完全消退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2)脊髓空洞症 起病隐袭,病程长 早期症状多见于下颈和上胸脊髓节段,亦可扩延至延髓 典型表现为病损节段支配区皮肤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萎缩,神经根痛少见,皮肤营养障碍改变明显 MRI可显示脊髓内长条形空洞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亚急性联合变性 多呈缓慢起病 出现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体征 血清中维生素B12 缺乏、有恶性贫血者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1.治疗原则是尽快去除病因 可行手术治疗者应及早进行 恶性肿瘤或转移癌可酌情手术、放疗或化疗 硬膜外脓肿予以椎板切除清除脓肿并长期抗感染治疗 脊髓出血以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血管畸形可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部位,考虑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 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 治 疗 2.急性脊髓压迫更需抓紧时机,在起病6小时内减压,脓肿予足量抗生素,结核予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