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教案 新人教版

PAGE PAGE 4 21 《孟子》二章 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重点) 3.引导学生结合实例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难点) 1.朗读法;2.讨论法; 3.合作探究法。 第1课时 《富贵不能淫》 步骤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什么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步骤二 自学互研 自我感悟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提倡“仁政”“王道”,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曾以所学游说诸侯,但不为所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计260章。 2.作品简介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3.字词积累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富贵不能淫(yín) 4.听读音频朗读,读准字间,读准节奏。 5.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6.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步骤三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1.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引用景春的话,摆出错误的观点及论据,引出下文的论述。 错误观点: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论据: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第二段:先用反问否定错误的观点。再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类比,指出公孙衍、张仪只不过迎合了诸侯的野心,如妾妇一味地顺从丈夫,从而嘲讽公孙衍、张仪的做法,驳斥了错误的观点。接着列举大丈夫的种种行为,表明只有符合仁义礼的行为才是大丈夫所为。最后得出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是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3.探究文章主旨。 文章列举大丈夫的种种表现,有力地论证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从而阐明了孟子的思想,即大丈夫要做到仁义礼。 步骤四 当堂演练 知识拓展 写一篇400字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步骤五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贵不 能淫提出错误观点:公孙衍、张仪是 大丈夫 反驳错误观点:类比论证 树立正确观点:事实论证层层深入, 论证有力 第2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步骤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孟子》是一部什么书呢?哪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孟子》这本书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撰写的,文章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这些特点来。 步骤二 自学互研 自我感悟 1.字词积累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行拂(fú) 拂士(bì) 曾益(zēng) 2.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3.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通假字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②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2)古今异义 ①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造,修建) ②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士兵) (3)一词多义 ①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 ②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③发发于畎亩(兴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显露、流露) ④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4)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