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规定文档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规定
(广东省卫生厅2009年6月27日以粤卫〔2009〕73号发布 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根据《 HYPERLINK /Html/sciedu/sysgl/Class3141/25873820090715145100.html \t _blank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HYPERLINK /Html/sciedu/sysgl/Class3141/24961920080910094800.html \t _blank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HYPERLINK /Html/sciedu/sysgl/Class3141/25873720090715115100.html \t _blank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HYPERLINK /Html/sciedu/sysgl/Class3141/25875520090716110200.html \t _blank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HYPERLINK /Html/sciedu/sysgl/Class3141/25875120090716085700.html \t _blank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和《 HYPERLINK /Html/sciedu/sysgl/Class3141/25872620090715114000.html \t _blank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一、二级实验室及其所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名录》中公布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其它未列入《名录》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
本规定所称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是指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含有或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本规定所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为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第四条 一、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辖区内一、二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
第五条 省卫生厅成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组,负责全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相关政策与规范的起草工作,承担对一、二级实验室的设立与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负责制定全省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第六条 一、二级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均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规定。
第七条 一、二级实验室管理制度要求:
(一)一、二级实验室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实验室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二)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明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分工与责任,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建立生物危害评估制度。
(三)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对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标本及菌毒种的运输、接收、登记、保存、实验操作、废弃物处理、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安全保卫、生物安全柜和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
(四)建立相关档案,记录实验室活动情况和生物安全监督情况,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
(五)建立工作人员上岗考核制度,所有与实验活动相关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资质,培训对象应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样本运输人员、废弃物处置人员、仪器设备维修人员等。实验室相关人员应每年接受生物安全培训。
实验室设立单位应建立人员培训档案。培训组织机构应采取有效方法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六)定期对实验人员开展与其从事实验活动相关的健康体检,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第八条 一、二级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求:
(一)一、二级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实验室人员和项目准入制度,并有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除辅助工作人员外,从事实验活动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入实验区工作,若出现疾病、过劳状态或其他意外状况时,不应进入实验区。
第九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从事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实验活动的一、二级实验室均实行备案管理。
第十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立一、二级实验室,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
第十一条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地级以上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数学《圆的对称性》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学生成果及点评.pdf VIP
- 高低压变配电工程施工招标文件.pdf VIP
- 变电站施工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 《分级护理制度》课件.ppt VIP
-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真题精选附答案 .pdf VIP
- J B∕T 13202.4-2017 -柴油机 颗粒捕集系统 第4部分:颗粒捕集器技术条件.pdf
- 2.蜗牛的坚持 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02.ppt.pptx VIP
- 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 .pdf VIP
- DB37_T 5174-2021 山东省沿海地区建筑工程风压标准.docx
- 小学跨学科教学的评价与反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