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 鄂尔多斯民歌.pptVIP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 鄂尔多斯民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概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属黄河上中游地区,黄河境内流长728公里。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市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又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辖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其中蒙古族16.8万。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萨拉乌苏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35000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十三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亲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打动,选为长眠之所。1649年,清政府在这里设伊克昭盟。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历史上的鄂尔多斯,曾经是一个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富庶之地,后来因自然气候的变迁、战乱、放垦等原因,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几代人不懈奋斗,但直到2000年时,全市植被覆盖率仍不足30%。进入新世纪后,鄂尔多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通过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发生了质的逆转,开始由不断恶化向整体遏制、局部改善转变,植被覆盖率达到了目前的70%以上,占全市国土面积48%的沙漠、48%的丘陵沟壑和干旱硬梁区全部披上了绿装,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赢局面。 原伊克昭盟盟境的形成,应溯源于明朝成化年间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徙居河套时期。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众多宫殿” 这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这里的古人类创造过动人的历史篇章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鄂尔多斯部驻牧于此,始称鄂尔多斯。 清顺治六年,鄂尔多斯部被划公为鄂尔多斯左前(准格尔旗)、中(郡王旗)、后(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旗(乌审旗)、中(鄂托克旗)后(杭进旗)6个旗,乾隆元年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7旗共为伊克昭盟。光绪33年在郡王旗东部恳区设东厅。 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伊盟(今鄂尔多斯)桃力民建立了中共伊盟工委(伊盟盟委前身)。1949年,会盟解放,伊盟自治政务委员会宣告成立.以后区划原有多次变动,但仍以长城和黄河为盟境四周界线,一直沿袭至今。原伊克昭盟行政公署设在东胜市,全盟行政区设东胜市(下辖6个乡、6个镇)、达拉特旗(旗政府设在树林召镇,下辖9个镇、10个乡、1个苏木)、准格尔旗(旗政府设在薛家湾镇,下辖12个镇、8个乡)、伊金霍洛旗(旗政府设在阿勒腾席热镇,下辖7个镇、6个乡、3个苏木)、杭锦旗(旗政府设在锡尼镇,下辖8个镇、3个乡,1个苏木)、乌审旗(旗政府设在达布察克镇,下辖7个镇、5个乡、1个苏木)、鄂托克旗(旗政府设在乌兰镇,下辖6个镇、2个乡、4个苏木)、鄂托克前旗(旗政府设在敖勒召其镇,下辖5个镇、1个乡、3个苏木)等1个市、7个旗、60个镇、41个乡、13个苏木。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总人口134.42万人,比2001年增长1.2%,其中蒙古族162174人,占总人口的12.25%,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盟总人口12.54%。经国务院批准,伊克昭盟撤盟建市,于2001年9月28日正式挂牌,设立鄂尔多斯市。 十五世纪中叶,蒙古鄂尔多斯部入居河套地区,始称“鄂尔多斯”。清初,清王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将鄂尔多斯七旗合为一盟,名为“伊克昭盟”。清末(1903年)又在郡王旗境内设立东胜厅。民国时期仍沿用原来的盟旗制度,七旗仍旧,东胜厅改为东胜县。1952年将郡王旗、扎萨克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1980年,将鄂托克旗划分为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1983年10月将东胜县改为东胜市。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将东胜市改为东胜区。 成吉思汗陵 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之日臻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成吉思汗祭祀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专项祭奠一年举行六十多次。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3月21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成陵奉祭。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西征西夏时,路经鄂尔多斯草原的包尔陶勒盖,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的美景,十分陶醉,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随从要拾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大汗有感而发,吟诗一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