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丹青描绘_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
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
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1
芙蓉花蝶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 年作
此件《芙蓉花蝶图》是其49 岁时所作。此件作品清新淡雅,构图借边
起势。花蝶沿用了宋人院派的写生技法,精心勾勒了每一个枝叶和花苞,虽层层
渲染,但仍颜色通透,艳而不俗。整枝芙蓉花形态高贵,似乎在微风中摇曳轻舞,
宛若晨风中的淡妆佳人,身姿曼妙。而花后之石,先以大笔淡墨写之,后佐之以
赭石衬之,墨色浑然,笔触生动。而石下之竹随寥寥几笔写就,然从中隐见文同,
郑燮文人画笔意,却又独具个人风骨。可谓师古而能化,高哉,妙哉。最后画面
中心的工笔蝴蝶实为画龙点睛之笔,蝴蝶所处的画面位置,包括其身体触角的延
伸方向,都蕴含着画家独特的构思,与花、石、竹形成呼应,且盘活了全画的气
氛。而其刻画之精之妙,早已跃出宋人之上矣。
2
胜鞓红 镜心 设色纸本 1945 年作
款识:花方着雨犹含笑,蝶不禁寒总是痴。
乙酉秋日写胜红于昭觉寺,爰。
此图是张大千工细花鸟一类,绘奇石、牡丹、蛱蝶、翠竹,各个物象的
气质特征皆表现得生灵活现:牡丹之富贵,翠竹之挺劲,石之奇,蝶之舞,着色
丰富细腻,构图前后掩映,妥帖适当,实为一件难得佳作。
3
牡丹图 镜心
款识:百宝阑干护晓寒,沉香亭畔若为看。春
来谁作韶华主,管领群芳是牡丹。明人冯琛句,大千居士并题之。
是图大千以明人冯琛诗意为之,属工细花卉一类,着色浓艳,以金粉勾
线,牡丹怒放,花叶浑厚,虽只是一折枝,但作为 “百花之王”的牡丹的富贵华
美气息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4
金线蓝牡 立轴 1946 年作
5
海棠花 立
轴 丙辰(1976 年)作
6
岁朝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8 年作
1938 年秋后,张大千逃离日军占领下的北平,经上海、香港,辗转回
到四川,住在青城山上清宫。1939 年立春,农历尚在戊寅岁尾,他为老同学雅
林画了这幅《岁朝图》,祝对方 “己卯开岁百福”。
如同春联、年画,岁朝图作为一种迎年、贺岁文化,题材都以吉祥、热
闹、喜庆为主,作品也就常常不免落于俗套。倘能既洋溢贺岁喜气,又不失雅淡
之致,那就是高手所为的艺术品了。张大千此画,正是一幅选材、构图、用笔、
设色都颇费心思的艺术精品。画中呈现的是三样冬春之际冲寒而放的花卉:山茶、
梅花、水仙。由于仅仅各取一枝,位置安排又掩映得宜,整个画面就显得疏朗清
新,避免了红艳满纸的喧闹与俗气。画法兼工带写,而以小写意为主。花分红、
白、黄三色,枝叶全以水墨为之。彩与墨,既互为映衬,自身又忽浓忽淡,忽取
没骨,忽用勾勒,极富变化之美。水仙亭亭玉立。淡墨挥出的翠叶,娉娉袅袅,
柔美多姿,配上顶端盛开的黄花,真所谓 “绿带拖云,金卮照雪,露浓见影,风
细闻香”。水仙下面是一枝横斜而出的梅花。几朵白梅,或含苞,或绽放,颇得
清冷之味。梅枝亦用淡墨挥写,却因笔触迅疾、坚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