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课件 第6章(9).ppt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管理心理学课件 第6章(9).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我国关于激励问题的研究 一.同步激励理论(Synchronization motivation theory,简称S理论) 该理论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俞文钊创立。 其基本思想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只有将物质与精神激励有机综合、同步实施,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用公式表示。 则为: 激励力量=∑f(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这一公式表明,只有当物质与精神两种激励都处于高值时才有较大的激励力量。其中任何一种激励处于低值时,都不能获得较大的激励力量。 第二个量表主要研究不同单位职工的需要结构,结果“企业单位”职工的首要需要是金钱,事业单位的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居于首位,但金钱需要的等级地位也不低。这表明,对金钱需要突出的职工搞物质激励固然有效,但也不能忽视满足他们精神的一面。对自我实现需要强烈的职工搞精神激励固然有效,但也不能忽视他们比较强烈的金钱需要一面。 第三个量表主要是了解不同单位职工对“六种满足感”的看法(排列等级)。研究者把六种满足感中的“实惠感”、“舒适感”作为物质追求的指标,把“温暖感”、“信任感”、“成就感”、“方向感”作为精神追求的指标。 (1)积极意义: 二、 C型激励理论 C型激励理论是我国行为科学研究者冬青吸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结合我国意识形态,总结我国激励经验提出的一种探索性的激励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 一方面是领导、组织对职工的关心,尽量满 足职工的五种基本需要; 另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启发引导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速最高层次需要的形成。两者的结合就是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的较佳模型 。 简要评价 C型激励理论不仅强调满足职工的“五种基本需要”,而且强调培养职工的高尚品德,确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人认为这种理论把“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最高的统一的需要的层次”,似乎与现实不甚相符。因为现实中追求理想社会实现的主要是少数先进分子,不是大多数人觉悟水准的表征。 三、“全面激励”理论探索 “全面激励”理论是由华东师大教科院熊川武提出的,他在吸收国内外有关激励理论长处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学校管理实际的激励理论。 该理论认为,作为一个系统,激励至少包含这样一些因素:一是人,即激励主体与客体。二是时空,即激励过程与相应环境。三是方式与内容。怎样处理好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全面发挥它们在激励中的作用,实际上涉及全面激励问题。 全面激励理论:即全“员”激励,全“程”激励、全“素”激励。 (一)全员激励 所谓全员激励即动员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激励,形成他励(他人激励)、自励(自我激励)、互励(相互激励)统一的格局,取代以往上“励”下“受”,单向而行,管理者“一元”激励的局面。 从最终意义上说,激励是人对人的作用,人是激励的主体与客体。通常,激励主体通过特定手段作用于激励客体,而激励客体以接受、领会或反对其作用等表示应答。 1、他励 由不同学校成员承担主客体的激励形态(这里主要讲以学校等组织领导为激励主体的他励行为)。其基本特征是: ①激励客体为非激励主体本身。 ②通过社会评价确定激励客体(如评比出的先进等),激励行为一般是公开的,并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 ③激励手段具有丰富多样性。 ④引导人们的行为取向。 ⑤激励行为能否引起预期效应即调动积极性,取决于激励客体与其他学校成员的认同,特别是公正感的形成。客观公正地奖励一个人,往往可以收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教职工觉得激励行为不公平,则往往采取抵制等行为,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2、自励 自励------由同一学校成员承担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激励形态,即自己激励自己。 学校师生员工有清醒的主体意识,能通过教学、科研及其它活动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因而有好的自励基础。 主体意识在个体行为上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加速自励的形成。它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保持经常的实事求是的反审与评价,适时萌发新的需要,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以对实现目标的价值的期待来鼓舞自己。当然,自励不仅涉及认识问题,同时与情感、意志等有关。 ①认同感,即将自己与认识或交往对象(此处指学校)视为同一的并难以分离的情感,它使教职工心甘情愿地与学校同兴衰、共荣辱,并不懈地为之奋斗。 以这些情感和主体意识(两者有内在联系)为基础,自励便有了分外鲜明的特征:  3、互励 学校成员互为激励主体与客体的激励形态。严格地说,互励也是他励,但这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双向互惠的他励,同由组织进行的他励有别,故而单列。互励既是学校里客观存在的,也是需要进一步倡导的激励形态。 (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科研领域与封闭性强的日常生活,以及“文人相轻”的旧风气影响,使部分教职工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人际交往少,互相激励、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