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旅游业区域整体发展的思考 鄂西武陵山区为研究对象
李双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
民族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鄂西武陵山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又迎來 各种利好的政策,但在发展过程中,民族旅游业缺乏区域性整体规划和经营, 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政府应协调地区民族旅游资源,对旅游品 牌的打造、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旅游线路设置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形成整 体性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业;武陵山区;
作者简介:李双,男,湖北随州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7-10-02
A Reflection on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thnic
Tourism Taking Mt. Wuling Area in
Western Hubei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LI Shu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Ethnic tourism is an emerging industry. Despite rich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favorable policies in Mt. Willing Area of western Hubei Provi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re is hampered by its lack of regional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 this e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ordinate tourism resources, pursue integrated planning of tourism brand, producing marketing of speciality and transportation, and build a positive image so as to gain overall competitive edge.
Keyword:
ethnic culture; tourist industry; Mt. Wuling area;
Received: 2017-10-02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和深化的灵魂,旅游业是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依托。 2017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指出中国旅 游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其屮民族文化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面对如此大的经济利益,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纷纷推出特色项目抢抓民族地区的 旅游业市场,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民族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同区域的恶性竞争 等问题m。在此情形下,政府和市场应如何应对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 此,笔者选取民族旅游资源具冇区域性特征的鄂西武陵山区为研究对象,深入 实地调査研宂,就民族地区区域性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探讨。
一、鄂西武陵山区民族旅游业缺少整体规划
鄂丙武陵山区地域范围括恩施市、利川市、咸丰县、来风县、建始县、巴东县、 宣恩县、鹤峰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地理面积约3. 2km,总人口约496万, 其屮土家族约占该地区人门比例的46%,苗族约占6%,在行政上属于国家扶贫 攻坚示范区、跨省协作创新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迷人的东 巴文化等构成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核心耍素,成为拉动鄂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耍 支撑点,仅2015年恩施州旅游业就占同期GDP比重20%以上。
鄂西武陵山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各县市各有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但总 体规划较为落后。如今,粗放性经营方式是对丰富、优质旅游资源的低层次的开 发与消费。虽然湖北省委和省政府提出要打造“鄂四生态旅游经济圈”,但在长 期发展过程中,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对旅游业整体规划的作用,造成鄂西武陵 山区的民族旅游业发展依然处在自然发展状态,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各个旅游区 域之间以及旅游经营者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及相互协 调发展的观念和规划,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质量不高。
在旅游资源开发上,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呈现趋同性。恩施市中心、北边 清江山水画廊以及南边的民族风情走廊依然是单兵作战,没有连成一片,在无 合乎规范的市场机制引导下,造成鄂西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出现趋同性, 效益低下。当地是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民族居住区,但在旅游业规划 与开发中,各地纷纷打出土家族特色民族风情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趋同性非 常严重,而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