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pt

谢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特殊技术 具体特殊技术法 节律启动 等张组合 拮抗肌逆转 重复牵张 收缩放松 维持放松 特殊技术内容 Rhythmic Initiation 节律性启动 Combination of Isotonics 复合等张 Reversal of Antagonist 拮抗肌逆转 Repeated Stretch (Contraction) 反复牵伸(收缩) Contract – Relax 收缩 – 放松 Hold – Relax 保持– 放松 Replication 重复 节律性启动(RI) (1)特点: 在预定的范围内有节律的活动,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渐到主动抗阻运动。 (2)适应症:启始运动困难、运动太慢或太快、运动不协调或无节律、全身紧张。 (3)做法: 治疗师在可动范围内做被动关节活动,用言语调整运动节律,让病人在预定范围内向一个方向用力,而向相反方向的运动由治疗师被动完成。治疗师逐渐开始施加阻力,并用言语保持节律。例如:坐位躯干屈曲训练。 复合等张 (1)特点: 一肌群(原动肌)做向心性、离心性、等长性收缩,中间不伴有放松的时间。 (2)适应症:离心 控制能力低、协调性差、主动活动范围减低。 (3)做法: 在主动活动过程中,治疗师施加阻力(向心性收缩),活动终末让病人保持那个位置(等长收缩),获得稳定性后指导病人缓慢回到初始位置(离心性收缩)。注意:离心性收缩也可先于向心性收缩。例如:髋关节屈曲训练。 节律性稳定(RS) 交替地使拮抗肌做等长收缩。给与阻力2-3秒后即刻刺激其拮抗肌。 发展稳定性、刺激协同肌的活动、放松拮抗肌、改善协调性。 适用于共济失调,活动中伴有疼痛。 反复收缩(RC) 反复收缩(反复牵伸) (1)特点:引发牵张反射(只能牵拉肌肉, 不能牵拉关节结构) (2)适应症:肌无力、疲劳、运动意识减低。 (3)做法:在预定模式下,使肌肉得到完全牵伸,之后给准备口头指导。在被拉长的肌肉上给一个快速牵伸或拍打,进一步激活牵张反射。同时给口头指导引导病人主动用力,引发肌肉的反射性和随意性收缩。例如:牵伸下肢的屈曲。 注意: 反复收缩的方法不能用于关节不稳定、疼痛、骨折或骨质疏松、肌肉或肌腱损伤的部位。 保持-放松(HR) (1)特点: 抗阻等长收缩后放松。 (2)适应症:被动关节活动度减低、等张收缩力过强、疼痛。 (3)做法: 被动关节活动至可动范围的终末或无痛的终点,治疗师在相反的方向施加阻力,要求拮抗肌做等长收缩,缓慢施加阻力,不允许产生关节活动。放松过程中逐渐去除阻力。例如:增加髋关节屈曲的活动度。 收缩-放松(CR) (1)特点: 抗阻等张收缩,之后放松或在 新的活动度内活动。 (2)适应症:关节活动度受限者。 (3)做法: 关节活动至可动范围的终末,要求病人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治疗师施加阻力,然后要求病人放松,至少5秒,然后再主动或被动活动至新的活动度,可反复进行直至不能再获得新的活动度。例如:肩的屈曲外展外旋模式。 慢逆转(SR) 拮抗肌逆转-动态逆转 (1)特点: 活动从一个方向转换到另一个方向,中间可停顿,也可不停顿。 (2)适应症:主缩肌无力、变换运动方向的能力差、肌肉易疲劳。 (3)做法: 单方向运动施加阻力,在预定活动度终末,治疗师把手移至活动部位远端的相反方向,同时用言语引导,中间不允许放松,逆转可按需要进行。例如:上肢屈伸逆转,上肢屈曲时施加阻力。 拮抗肌逆转-稳定逆转 (1)特点: 通过抗阻进行交替等长收缩,阻止产生关节运动。 (2)适应症:关节稳定性差、肌无力、等长收缩能力差。 (3)做法: 病人向一个方向用力,治疗师向相反的方向施加阻力,不允许产生关节运动。当病人能抵抗阻力时,治疗师把手移至相反方向继续施加阻力。 最大阻力(MR) 对较强肌群最大阻力,以使兴奋向较弱肌群扩散。 阻力选择:等张~向心性的(缩短);等张~离心性(伸长)或等长。 不得发生震颤,不得影响全范围ROM。 ROM的1/3处递增至最大阻力。 改善肌力的不平衡。 不宜长时间进行。 时间顺序的强调(TE) 时间顺序(timing)是在任何运动中肌肉收缩的顺序,其目的是保证运动的协调。 在适当考虑时间顺序的前提下,重点对运动模式中较强的部分给予最大的阻力,使兴奋向弱的部分叠加和扩散。 远端到近端:上肢用手取物。 近端到远端:下肢步行迈步。 手法接触(MC) 通过深层的、无痛性的手法接触患者的身体部位,以刺激肌肉、肌腱和关节的传入感受器的方法。 灵活以上治疗手法,结合临床使用。 特殊技术在治疗中的选择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