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八章 对时代的多层面思考 第一节 时代的抒情与个人的思考 一、 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60年代初,在中央为扭转“大跃进”政策失误造成经济上的困难局面而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政策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对知识分子政策和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其措施和主要精神: 1、1961、6、1—6、28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周恩来同志讲话的主要精神是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 2、 1962、3、2—3、26在广州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周恩来、陈毅的讲话,其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定义、地位、作用给以重新评价,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3、1962、8、2-8、16中国作协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邵荃麟提出“现实主义深化”、“中间人物论”的主张。4、1962年4月,中央制定的《文艺八条》正式下达落实。“文艺八条”包括进一步贯彻执行双百方针、努力提高创作质量、批判继承民族遗产和外来文化、正确开展文艺批评、保证创作时间、培养和奖励优秀人材、加强团结继续改造、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等内容。 5、1961年第三期《文艺报》上,张光年发表《题材问题》的专论,提倡创作题材的多样化; 6、196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为纪念毛泽东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撰写的社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提倡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替换过去狭隘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概念。 二、 极左路线的反弹。1962年七、八月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开始抓阶级斗争,接着他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尖锐地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长篇小说《刘志丹》被定罪为“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紧接着毛泽东在1963年和1964年相继发表两个关于文艺界的批示,几乎全盘否定了中宣部的工作,而愈演愈烈的极左路线终于导致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三、 60 年代的文学创作的背景。战争文化的特征已经充分膨胀,开始并走向反面。文学创作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僵硬的机械运作,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制约。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已使时代的共名凝固化,公开发表的文学创作只能成为共名的宣传物,个人性的思考与体验完全被时代的共名所取代。 四、 几种创作倾向:一种是歌颂性的抒情作品大量产生,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中,像贺敬之、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一种是宣传阶级斗争理论的抒情性作品,像1963年以后诗坛兴起的战歌;一种是图解阶级斗争理论的叙事作品,最典型的是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还有一种是歌颂性的叙事作品,像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