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感地学分析复习资料整理
题型: 填空题:10*2 =20
选择题:10*2 =20
判断题:10*2 =20
名词解释:4*5 =20
解答题:2*10 =20
名词解释:
1、遥感地学分析是建立在地学规律棊础上的遥感信息处理和分析模型,英结合物理手段、 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等综合型应用技术和理论,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获得能反映 地球区域分界规律和地学发展过程的有效信息的理论方法。
2、叶面积指数LAI: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柱体内全部植物叶子面积(仅叶片向上半面)Z和。
3、植被覆盖度:植被冠层的垂肓投彫而积与土壤总而积之比,即植土比。
4、“红边”: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最大值所对应的光谱位宜,对应红光区外叶绿索吸收减
少部位到近红外高反射肩Z间,健康植物的光谱响应陡然增加的(量度增加约10借)的这 —■窄条区。通常位于0. 68~0. 75Pm之 间。
5、比辐射率:物体在温度T,波长X处的辐射出射度Ml (T,入)与同温度,同波长下的
黑体辐射岀射度M2 (T,入)的比值。
6、热惯量:由于系统木身冇一定的热容虽,系统传热介质具冇一定的导热能力,所以当系 统被加热或冷却时,系统温度上升或下降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吋间,这种性质成为系统的热 惯量。
7、 感热通量:即显热通量,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屮,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具原有相 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通量。(百度)
8、 水体富营养化:当大虽的营养盐进入水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藻类的大虽繁殖,而后 在藻类死亡分解过程屮消耗人量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和贝类的死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 富营养化。
解答题:
1、单张叶片的反射、吸收和透射特性?
答:1)绿色叶片反射和透射光谱非常相似;
2) 叶片对紫外线吸收很大,达90%-99%;
3) 叶片对可见光以吸收为主(约90%),且蓝-紫光(0. 38-0. 47um)和橙-红光 (0. 62-0. 68um)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最人,约90%,绿光吸收最少,吸收率为
50%-90%。
4) 从0. 69um始,叶片対近红外辐射的吸收迅速减小,在0.76和1.2umfn]有最小 吸收率,5-25%,故反射和透射最大。
5) 超过l?2um,又以吸收为主,且在1?4、1.9和2. 7um出现液态水吸收带,吸收 作用增强,达到70-95%o
6) 1.3um的短波红外,入射能基本均被吸收或反射,透射极少。
植物叶片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特性随种类、生长期、病害及入射波长不同而变 化,故可依据此识别植被、诊断病害及估产。
2、请简述不同叶绿素含量水面的光谱反射曲线特征
不同叶绿素含量水面光谱曲线:
001OOOOI0()01400 4SO 500 5$0 600 ^50 700图
001
OOOOI
0()01
400 4SO 500 5$0 600 ^50 700
图6. 8不同叶绿素含量水面光谱曲线
08
o
400 500 600 700 800
披长(nm)
图6.9不同叶绿素含量水面光谱曲线.
06
4 、? o O ?、..?w?乡)??%爭
根据图6. 8
答:0. 44 u m处冇吸收峰。0. 4-0. 48 u m反射辐射随浓度加大而降低;
0. 52um处出现“节点”,即该处辐射值不随叶绿素含最而变化;
0.55 处出现反射峰值,并随着叶绿素含量增加,反射率上升;
0. 685 u m附近有明显荧光峰。(这是由于浮游植物分子吸收光后,再发射引起的 拉曼效应一即进行水分了破裂和氧分了生成的光合作用,激发岀的能量荧光化的结果。) 从图屮可知,波峰-波谷带宽较窄,为获取有指示意义的信息,需选择波段间隔不 宜宽,最好小于或等于±5nm。
3、详细阐述用叶绿素a的方法监测海洋赤潮的原理和方法?
答:①在赤潮形成过程屮,表层海水叶绿索a浓度呈持续或螺旋状上升,而总的趋 势都是较快地上升到赤潮峰值,非赤潮海水的叶绿素a浓度虽然也会增加,其 含量也比无赤潮形成的冬季高,但增加速度缓慢,而只增加到一个相对较 低水平,二者变化方式,即变化速率有明显差別。
②根拯叶绿素a浓度在藻类水华前后的增加速率,建立赤潮遥感算 法:
当avre 且炉2 r即发生赤潮
其中,a诡为根据卫星叶绿素a 数据产品计算的前后两幅图像的叶绿素a变化速率,弧为海水叶绿素a浓度 变化速率阈值,弧为卫星叶绿索a浓度,a- r为赤潮时叶绿索a的浓度。
avt和rr实际上是赤潮临界值,随海区不同、赤潮藻类不同而有变化,需 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4、海表温度法遥感监测赤潮的原理与方法?
答:①赤潮和海表面水温是相辅相成的:赤潮牛物的生长需要海水温度达到一淀的 范围/能顺利进行,赤潮形成后,海表面聚集的生物细胞、细胞分泌的黏液形成一道易 于吸收太阳辐射、乂阻隔辐射能发散的屏障,使赤潮水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