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方案.doc

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项目建设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建设方案 建设任务和规模 建设年产100万粒微型薯组培实验室及配套设备; 建设100亩原原种繁育基地,轮作区400亩; 建设1000亩原种繁育基地,轮作区4000亩; 4、2010年,在生产脱毒苗10万瓶,微型薯100万粒,建设100亩原原种基地、1000亩一级种薯基地的同时,指导10003薯农建成10000亩一代良种繁育基地;2007年,在巩固上年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指导15000户薯农建成10万亩二代良种繁育基地,并指导好储存、推广、普及、销售工作。圆满完成绍兴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基地建设,促进全县乃至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1、项目规划 (1)建设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绍兴市农业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优化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型的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为绍兴全市乃至全省及全国提供多品种的优质脱毒种薯。 (2)设计原则 ①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配置,适需、适地、适种的原则; ②坚持立足长远,满足近需的原则; ③坚持种薯繁育质量、品种和数量并重的原则。 (3)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设计完成100万粒微型薯、原原种15万公斤、原种250万公斤;确保10000亩一代良种基地和10万亩二代良种基地用种的需要。 2、项目布局 项目将脱毒组培实验室建在示范园区内,将繁育一代良种和二代良种基地建在本示范园区周边地区。 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生产技术方案 马铃薯是茄科植物,通常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所有播种用的块茎被统称作种薯。其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到病毒侵染而造成严重减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马铃薯退化问题。这种退化会通过种薯传到下一代植株,引起更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目前还没有药剂能够防治病毒病。但是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即把未感染病毒和未出现退化症状的健康植株、分枝或块茎上芽的顶部0.2—0.3毫米的生长点切下,将其放入盛有MS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中,经过数月的培养,茎尖长成小苗后,可以脱去病毒。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脱毒马铃薯的生产过程如下:选用具有品种特性的健康薯块,进行茎尖培养和病毒检测后,获得的健康小苗称作脱毒苗;脱毒苗在温室、网棚等隔离条件下,通过移栽、扦插等快递繁殖技术生产出的微型马铃薯块茎被称作脱毒微型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成本高,数量有限,远不能用于生产,因此需要扩大繁殖);将微型薯在隔离条件好、无蚜虫、无病害的土壤中生产出来的种薯称作原原种,再生产一代称作原种;良种来自原种。第一次用原种成产的种薯称为一代良种,一代良种再种一次即为二代良种。二代良种再种一次即可作为生产用种供农民生产商品薯使用。通过这样的良繁体系进行严格的逐代扩繁而生产出来的各代优质种薯被统称为脱毒种薯。一般为了提高种薯质量,良繁体系由三代种薯构成,即微型薯、原原种、原种、一代良种、二代良种和生产用种。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第一年生产工厂化生产脱毒苗农民用种二代良种一代良种原种原原种微型薯基 地 种合 格 种第二年生产第三年生产第四年生产第五年生产公司 + 第一年生产 工厂化生产 脱毒苗 农民用种 二代良种 一代良种 原种 原原种 微型薯 基 地 种 合 格 种 第二年生产 第三年生产 第四年生产 第五年生产 公司 + 基地 + 农户 试管苗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建设标准与操作规程 本项目拟采用“马铃薯脱毒小薯无基质喷雾栽培专利技术”生产微型薯,其技术规程为国家专利6)。用微型薯生产原原种和用原原种生产原种时,按以下描述进行操作: (1)选择轮作间隔期达到4年的适宜地块并设置隔离区(30m); (2)方型“宽垄(90cm)双行(10cm)高密度(1万株/亩)深开沟潜覆土(5cm左右)三角形”人工栽植; (3)种薯催芽灭菌、杀虫剂拌种,并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完毕,其既可避开早、晚霜冻又能保证马铃薯种薯能在蚜虫尤其是有翅桃蚜大量迁飞前成熟收获; (4)播前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并按目标产量和测土配方结果补足N、P、K或复合肥料,特别是重施K肥; (5)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结薯期和块茎膨大期不能缺水; (6)非高抗病品种要特别注意防治晚疫病; (7)蚜虫尤其是有翅桃蚜大量迁飞10天内,及时割蔓灭秧催熟; (8)收获前两周停止灌溉,趁天晴及时抢收; (9)预贮分级; (10)入种薯窑按科学方法在3—4℃下 原原种和原种生产虽然效益高,但投资大、成本高、风险大,基础设施要求高,技术性要求高,因此,不提倡农民自发生产,尤其不能在没有灌排条件的旱坪地上生产。马铃薯一代、二代良种生产,除需要有30米以上隔离带、密度比普通商品薯高,去杂比普通薯严,可在低温散光下贮存,但不能用抑芽剂,其他

文档评论(0)

xiedenglo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