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陋室铭》记忆版 PAGE 1
《陋室铭》记忆版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重点字词解释
灵:灵验,神奇 馨:品德高尚 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劳形:使用权身体劳累
二、比较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无案牍之劳形:身体 喜形于色:表现
(2)可以调素琴:弹奏素琴 调兵遣将:调动
(3)无丝竹之乱耳:扰乱 行拂乱其所为:使……颠倒错乱
(4)惟吾德馨:只 惟妙惟肖:语气助词
(5)有仙则名:出名 名不虚传:名声
(6)谈笑有鸿儒:大 鸿篇巨制:大
(7)斯是陋室:这 斯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吾德馨”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 这两句描写了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
的人。
( 这两句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衬托陋室不陋。)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
身体劳累。
(这四句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9)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四、填空
1、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保持高尚节操 的愿望和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这篇文章采用了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的写法
2、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描写室中往来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描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6、用古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五、问答题
1、文中的“仙”和“龙”其实都是暗喻什么人?全文紧扣那一句话来写?
答: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全文紧扣“惟吾德馨”这一句话来写。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答: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3、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
答:作者身居陋室,但是陋室主人的“德馨”而“馨”,也就不感到它简陋了。作者并用自然环境的优美、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等来烘托陋室不陋。这样的陋室就如“诸葛庐”“子云亭”一样,所以作者最后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4、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答:(1)作者身居陋室,但是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馨”,也就不感到它简陋了。作者并用自然环境的优美、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等来烘托陋室不陋。这样的陋室就如“诸葛庐”“子云亭”一样,所以作者最后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2)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高雅生活情趣。
5、文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目的)?
答:作者用古代名人的屋子与自己的陋室作类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高尚志趣,从而强调陋室不陋。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7、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
答:作用:突出陋室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