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丽的生命
——《玫瑰与教育》好书推荐
回浦实验小学 项月琴
一、作者简介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十杰教师提名。2002年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演讲团主讲人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专题报告。
二、书名的由来
刚拿到这本书,就对书名感到好奇,读来原来玫瑰是窦老师在“教育在线”的“小学教育论坛”的网名,是桂梅颠倒过来的同音“玫瑰”。她说:“作家冰心只钟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认为玫瑰有刺,那是风骨,玫瑰的芳香艳丽就是冠艳群芳。”“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像‘8朵’玫瑰那样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关怀及鼓励’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样学会在现实中‘忍耐与期待’;像‘20朵’玫瑰那样,‘一颗赤诚的心’对待自己的人生;像红玫瑰代表的那样,对教学付出热情和真爱;像黄玫瑰代表的那样珍重自己,祝福别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样,感受心灵的真实和独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纯洁一样,一辈子拥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温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蓝玫瑰的善良……爱事业如同热爱我的生命一样。我晓得,要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见窦桂梅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之情,我不禁为她的满腔激-情而动容。
三、内容推荐
本书为“大夏书系”丛书之一,分为四辑:清淡与忧患;在听说读写的背后;日本教育管窥;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都是有关作者和教育的故事,记录着作者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心灵和精神空间,同时以情动人,以自己的火点燃了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关注和丰富情感世界的过程,成为智慧生成和人生态度、生活品质提升的过程。语言单纯,感情真挚。
四、目录
自序·我在成长,我在写
第一辑 清淡与忧患
1 小红花的背后
2 叹息,不敢让孩子听见
3 有梦总是好的
4 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
5 她们缺少的是什么?
6 大敬佩与小遗憾
——有感于“张思明教育思想研讨会”
7 执子之手,与子偕行
8 清兮浊兮沧浪水
——我在清华这几年
9 生命因感恩而美丽
10 玫瑰与教育
第二辑 在听说读写的背后
1 顺风逆风,我心飞翔
2 考试:不要让学生的生命支离破碎
3 最好的礼物
4 受教的,其实是我
5 心中盛满阳光
6 无风格何以立身
7 找回失落的童话
——写在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际
8 我们的语文怎么啦?
9 语文老师碎语
10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第三辑 日本教育管窥
1 日本养护学校见闻
2 教育公平,我该怎样安顿自己的灵魂?
3 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么?
4 刻在日本国土上的汉字
5 谁的负担更有价值?
6 这样的培训能让我们走多远?
7 学习更重要
8 一个有两个高中生的日本家庭
9 日本农村小学的魅力
10 怎样培训“确保受人爱戴的教师”?
11 宣传册及其他
12 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
第四辑 在白纸黑字的沃野上
1 也有那淡淡的哀愁
——有感于曹文轩的《草房子》
2 父辈:用生命延续生命的人生
——读《许三观卖血记》
3 并非一个人的苦难
——读《寻找家园》
4 我信,故我幸福
——读《生命不能承受的轻》
5 现实主义:人类受难的背影
——读《活着》兼答网友老伯牙
6 品味爱情的传说
7 另一种谈话形式
——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8 玉的悲歌
——读《穆斯林的葬礼》
9 眼泪伴随我们一生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
10 爱的底色
——兼读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
11 让我飞翔的是书
——体验读书
五、震撼心灵的故事
1、《小红花的背后》
这是一年级的汉语拼音课。
迈进学校还不到1个月,孩子们的脸上写满天真与快乐。看到我们坐在后面,一个个仰起笑脸向我们问好。
教学内容是“b、p、m、f”四个声母。刚开始,就明显感觉张老师总是叫前面的几个同学——因为那高高举起的小手,总在老师眼前晃动。可是,如果整堂课40分钟,就这样一直只叫前面的学生,后面的大部分学生就有可能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我开始担心,一节课这样、一天这样、一星期这样,长此下去,那些被忽视的学生,自然也就失去了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麻木的将不仅是他们的表情,更可能是学习兴趣的那根弦。
于是联想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不也是看哪个同学在我眼前举手欢就叫哪个同学吗?
正在这时,忽然看到老师拿出一朵小红花给了一个男孩——我不也经常这样做吗?
当年,为了让学生中午吃饭吃得快、吃得饱,我曾经规定吃饭快而且吃得干净的前十名同学得红花。孩子们便为了那朵小红花,狼吞虎咽起来——幸亏我发现及时,具体提出吃饭要求。但,学生吃饭是“正常”了,可小红花却一直发着……
真可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啊。今天,我才发现了小红花背后藏着的危机。
这堂课上,老师给那些积极发言的同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