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战线 2017年第6期 第43卷 №6,2017 Vol43
“一带一路” 视阈下的战略对接研究
———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为例
卢光盛, 段 涛①
摘 要: 目前, “对接” 在 “一带一路” 倡议有关官方文件、 领导人讲话和媒体报道
中普遍使用, 并已逐步成为区域合作的共识和目标。 但是, 学术界还没有关于 “对接”
的理论阐释和概念化建构。 因此以 “对接” 理论化为视角, 分析并提出 “对接” 概念,
成为当下研究之必要。 “对接概念” 指的是国家主权管辖权以外的区域合作领域, 国家间
通过主动磨合和调适, 共商共建共享形成互利和稳定状态的 “高阶” 合作。 此外, “对
接” 理论框架亦可运用于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建设研究, 提出具体法人对策建
议, 以期 “一带一路” 倡议在中南半岛区域实现对接并率先取得示范成效。
关键词: 国家发展战略; 战略对接; “一带一路”;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 - -
中图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778X (2017) 06 0160 09
2017年5月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 习近平主席提出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
炉灶、 推倒重来, 而是实现战略对接、 优势互补”。 之前的2016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 “中国
—东盟双方应加强发展目标和路径对接, 继续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更早的
2016年3月, 《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 也提出 “为打造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
命运共同体, 澜湄六国一致同意, 鼓励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与澜湄合作活动和项目及包括
《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在内的湄公河国家相关发展规划之间的对接”。 “对接” 在官方文件、
领导人讲话和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 已逐步成为区域合作共识。 但理论界对 “对接” 的研究乏
善可陈。 在研究文献中根本找不到关于 “对接” 的理论阐释, 即尚未有 “对接” 的确切定义。①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是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和昆明—曼谷以及南宁—新加坡经
济走廊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条经济走廊。 目前,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②
进行了研究。 但现有成果多是从局部热点现实问题切入, 或者从具体合作领域出发, 较少从战
略层面对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进行深入思考, 尤其缺乏给予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战略
①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建设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阶段性成果
(17BGJ019); 中国 (昆明) 南亚东南亚研究院重大项目 “东盟共同体建成后东南亚地区一体化问题研究” 阶
段性成果 (CKZD201608);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 “澜湄机制建设的方向、 路径及云南的参与研究”
阶段性成果 (JD2016YB04); 201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课题项目 “云南企业走向南亚东南亚研究” 阶
段性成果 (YNDR2017G1C08)
作者简介: 卢光盛,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
导师; 段 涛,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云南省商务研究院院长、 副研究员 (云南 昆明
650091)。
①庞中英: 《论 “一带一路” 中的国际 “对接” 》, 《探索与争鸣》 2016年第5期。
②有从地缘政治经济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等角度分析 (李大陆: 《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经济合作的地缘战略意
义》, 《兰州学刊》 2012年第 12期; 陈 锴: 《试析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
策》, 《国际政治研究》 2012年第 1期); 也有从公共外交、 域外大国介入及影响分析 (赵 旭: 《浅析新形势
下的中南半岛公共外交》, 《当代世界》 2014年第4期); 还有从互联互通、 非传统安全及沿边合作等具体领
域研究 (余海秋: 《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构建中南半岛交通新格局》, 《社会主义论坛》 2015年第6期); 以及从
历史角度对该区域国际关系的演化分析 (郑先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3 Culture time&Cartoon time(课件)六年级英语上册(译林版三起).pptx VIP
- 驾照考试科目一试题1000题(含标准答案).pdf VIP
- Acer宏碁显示器XZ SeriesXZ396QUP快速指南使用手册.pdf
- 矿山安全法与煤炭法.ppt VIP
- 哮喘患者急救知识.pptx VIP
- 常见瓷砖修复培训课件.pptx VIP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doc VIP
- Yamaha 雅马哈 乐器音响 RX-A4A User Guide 用户手册.pdf
- 一种创伤弧菌噬菌体13VV501A、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pdf VIP
- 2020-2021学年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学期(下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初二)数学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