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高中阅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迟子建 这世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只要它来了, 青山就改 变了颜色。初霜来的时候, 树叶只是微微转黄,这时节的山峦看上去 更像是洋溢着丰收气息的麦田。 到了第二场霜降临之后, 浅黄的树叶 变得金黄或浅红, 山峦有如戴上了一顶顶红黄相间的呢毡帽。 而如果 你沐浴着第三场更为浓重的霜走进森林, 你是想看到什么颜色就能看 到什么颜色。 树叶大多是金黄和金红的, 但也有黄中带粉、 粉中含翠、 翠中生红、红中隐紫、紫中有褐的,这时的山峦分明就是一个春天的 花园,五彩缤纷的。我们把此时的山密称作“五花山”。 五花山簇拥着我们的时候,大雁向南飞了,河水流动得平缓了, 天空中的云朵没有盛夏时多了,天显得格外地高、格外地蓝。人们把 形形色色的菜籽吊到山墙上, 开始了秋收。而秋收中最苦最累的活儿, 就是起土豆。 土豆既能做蔬菜, 又能当主食,还能作为家畜的饲料, 在那个粮 食需要定量供给的年代, 土豆被广泛种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家种上 一两亩,那算是少的了;平平常常的人家都要有三四亩;而那些人口 多的人家,种七八亩是很普通的。 所以说秋收在我们那里, 等于是“起 土豆”的代名词。人们见了面跟对方说的话往往是“起土豆了吗”, 或者是“你家今年能收多少麻袋土豆”。 起土豆的工具是二齿子和三齿子。 当然也有四齿子, 但它因为密 度高而容易伤着土豆,用它的人家很少。二齿子和三齿子是铁制的, 它们的形状常使我联想到“ M”和“N”的拼音字母,一握着它们,就 老是想发鼻音。人们去离家较远的大地起土豆时,要拉起手推车。去 的时候,手推车上放置着二齿子三齿子、空的麻袋、土篮等工具,当 然,也要带上水壶和午饭。回来的时候,饭没了,水壶也空了,先前 还明晃晃的铁齿上沾满黑油油的泥土, 手推车上满载着用麻袋摞起来 的土豆。若是赶上晴好的天气,车行起来还不吃力,而要是赶上秋雨 连绵,路面的水洼一个连着一个的话,车轮往往会陷在泥泞中,几个 人合力拉它,它也只是徘徊,最后只得回镇子朝养了牛的人家借牛, 把手推车给从泥潭中拖出来。 所以那些养了牛的人家, 一到起土豆的 时候就很牛气。 人们把土豆运到家后, 会把它们划分为三类: 又大又光滑的是最 好的,它们会被下到菜窖中,一部分作为来年的种子,一部分留做食 用;那些中不溜的属于第二类,它们也会被下到菜窖中,作为越冬蔬 菜;而那些跟驴粪蛋一样小的、青着半边脸的、被铁齿刨得满脑子都 是窟窿的,属于最次的一类,它们通常是被埋在菜园的坑里,没被冻 着时由人削削拣拣地随吃随取, 等雪降临之后就喂了猪了。 土豆地都 在山下开阔的平地上, 所以起土豆累了, 就可以坐在地上欣赏五花山。 这时候再鲜艳的鸟进了森林, 也会慨叹自己的羽毛不如树叶绚丽。 当 你低头刨出一墩土豆时,就觉得那大大小小的土豆不是乳黄色的了, 而是彩色的了。 人们回家的时候, 手推车上麻袋的缝隙中往往插着一 支小孩子歇息时跑到山上折来的色彩缤纷的树枝,它像一枝灿烂的 花,把秋天给照亮了! 溜土豆就是在收获过的土豆地上, 再沙里淘金地寻觅仍被遗落在 土中的土豆。溜土豆通常要使用四齿子,它的铁齿间隙窄,搜寻土豆 的几率高。通常被留下的土豆都不是很大, 所以这样的土豆拿回家去, 通常是洗一洗后连皮蒸了吃, 或者是用叉子磨成粉了。 溜土豆的都是 如我一样的孩子, 大人们是不屑做这种活儿的。 我每年都要去溜土豆, 其实家里并不缺那点土豆, 我只是喜欢在光秃秃的大地上再打捞一份 惊喜罢了。那感觉很像是在寻找宝藏。 我溜土豆的时候, 常常会遇见住在北山的刘家的孩子, 他们两人 一伙,提着麻袋, 在别人家的土豆地里溜得格外仔细。经他们溜过的 土豆地,可以说是光光溜溜的了。所以一看到他们,我就避开了。他 们很有眼力和经验, 知道哪片地的哪个地方会有幸存的土豆, 每天都 会溜上半麻袋到一麻袋的土豆。 他们见了我们也不打招呼, 只不过有 时会顽皮地打几声口哨。 有的时候溜土豆溜累了, 我坐在地上歇息的 时候,会看到黑油油的土地上,那几个穿着暗淡衣裳的孩子,弯腰弓 背溜土豆的情景。 他们和他们面前的土地是那么暗淡, 而他们背后的 五花山则是那么的绚烂。 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 可他们因为他们 的劳动,而成为了我眼前这巨幅画卷中最生动、最永恒的一部分。 ( 有删改) 下面对本文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段是过渡段, 由描写自然景物过渡到描写起土豆的人, 承上 启下,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B. 文章回顾了作者童年的生活,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 溜土豆 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C.在绚烂的五花山下, 溜土豆的北山刘家孩子显得暗淡, 可见人 类在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和单调。 D.如果说五花山是这幅油画的大背景,斑斓的色彩是它的主色 调,那

文档评论(0)

zaqxsw1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