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还诗歌一片飞翔的天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场作文:还诗歌一片飞翔的天空 冯 爽 暑期备课,苏教版第一册第一专题是“向青春举杯”,上来就是一组青春颂歌,该专题所要求的学习方式是“活动体验”,即以诵读和写作为主。读着伟人名人们的青春诗作,感受着他们激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青春热情,看着本专题的写作目标“激活我们的诗情”,我陷入了沉思。 近几年的教改一变再变,在我们改来改去的教材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待诗歌重鉴赏轻写作。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的母语教学当然以传承诗歌经典为重要使命。从小学到高中,必背必读的古诗词和中外新诗数量不少,与之配套“诗歌鉴赏”也是试卷上必考的内容。但是相对而言,诗歌的写作教学却一直被教材淡化处理,小学初中自不必说,高中教材中也鲜见诗歌写作的要求。古人以诗文并重,“有韵为诗,无韵为文”,以诗为文学“开天辟地”之正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前之学子从背诵开始,通过背诵摸索作诗的途径;今日之学生即便因爱诗而跃跃欲试,却在高考试卷中被告之“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从什么时候起,诗歌写作成了考试作文的一个“雷区”了呢?这“雷区”难道不是我们教学上的“盲区”吗? 今年有机会参加了中考的作文阅卷,作文题目是“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因了“5.12”这个特殊的背景,绝大部分作文的主题和材料都集中在抗震救灾上,看多了自然“审美疲劳”,也使阅卷的难度慢慢降低。作文要求“文体不限”,并未注明“诗歌除外”。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议论性散文或记叙文,对于我们这些批惯了高考作文的高三老师来说,这两种文体似乎是看着“对眼”的,只要根据中考生的情况稍降要求即可。可是,当有诗歌出现时,问题也就出现了。不少老师谦虚地表示“不懂诗歌”,不知以何标准定夺。请示阅卷组长,组长思忖片刻后定下评判基调:须写足16行,且符合题意;看着要像诗,分数酌情处理。 接下来几天阅卷,面对偶尔跳将出来的诗歌,大家拿捏不准时,还真不敢乱批,总要传阅讨论一番。事关考生前途命运,怎能马虎?只是这“看着要像诗,分数酌情处理”能算个统一标准吗?如果“看着不像诗”,这分数又怎么“酌情处理”呢? 三天过后,当阅卷的尘埃即将落定,再回头想想那些或过我眼或经我手的诗歌们,越来越为它们感觉不值。因为,“看着像诗”的,最终的分数也没能拿高;那“看着不像诗”的,更不如那“满纸空话套话却不跑题”的平庸之作分数高!但是,能怪谁呢?谁让他写的是“诗”呢! 私心里,真的是欣赏那些敢把考试作文用诗的形式来表达的孩子们!因为诗歌乃写作的最高境界,要把情理、文采浓缩成结构精巧含蓄蕴藉的诗行,没有热爱生活的激情,没有横空出世的想象,没有读诗学诗的热情,怎能做到?但是因了这一次阅卷的困惑,也使我对“评判标准很难统一”这个说法有了体会。其实这几年高考作文要求也曾经历了从“文体不限”到“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变动过程,期间曾有人质疑过“为什么高考拒绝诗歌”,当时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陶东风这样解释:诗歌强调个性,它的创作自由度大,很难有明确的评分规范,因此在操作上有相当的难度。综观08年高考各地的语文试卷,绝大部分还是保留了对诗歌的限制,可见这一道“评判标准”的“坎”仍然阻挡了部分考生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一位著名诗人曾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我个人的人生体验,十七八岁正是“爱赋新词强说愁”的诗样年华,等到了三十七八岁,也只有叹声“天凉好个秋”了。而诗歌写作教学,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是严重缺失的。我们对普希金、泰戈尔、惠特曼的热爱,对舒婷、顾城、雷抒雁的欣赏,都来自于课外阅读,写诗,更是自学成才。那么时至今日,我们的语文教学除了传承文化经典之外,是否应该在保护和引导学生爱诗写诗的热情,给予学生新诗创作必要的知识普及和能力培养上再添一把柴火呢? 诗歌,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成长非常重要,对于传递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信念更为重要。君不见,“5??12”之后漫天飞舞的诗篇,是怎样的祭告亡魂安抚生者,是怎样的愈合心灵凝聚意志。作为诗歌的泱泱大国,在灾难面前,又一次选择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武器,显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伟大力量。“诗言志,歌永言”,合二为一的作用或许更能释放情绪缓解伤痛,也或因如此,才有考生面对“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这样一个带有选材指向性的题目,选择了用诗歌来表达: 当唐山地震愈合了伤口的时候, 当98年洪水大江冬去的时候, 当二月暴雪被人心暖化的时候 5.12啊,就是这个5.12 汶川被卡住了命运的咽喉! 强震,暴雨,泥石流 我看见道路坍塌 房屋灰飞烟灭。 我看见老人,中年,还有那些 正在朗朗书声的孩子们啊 就这样消失在了咫尺之外的地平线! 为什么我的眼里是微笑的泪水? 那是因为, 再吝啬的人也慷慨解囊, 再冷漠的人也默默祈福, 再冰封的心此刻也被融化! 为什么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