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后赤壁赋》公开课
教学目标 :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
能力目标 : 1、领悟景物与情理相交融的表达技巧。
2、培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诗人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 1 、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
、诗人情感的变化轨迹
、道士化鹤的寓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准备 : 1、课前布置学生结合工具书及课外资料认真预习《前赤壁赋》
2、用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课前音乐:《水调歌头》王菲 )
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 就其政治事业而言, 这话当然是自嘲。 但对文学家的苏轼
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 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
波澜。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作了一词二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后赤壁赋》,走进苏轼
的坎坷人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板书:后赤壁赋 苏轼 )
二、知人论世
旷世奇才苏东坡 :诗词文书画美食
名家评价 :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 大书法家, 创新的画家, 造酒试验家, 一个工程师, 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
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 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
部。一提到苏东坡, 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 ——林语堂《苏东坡传 ?序》
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 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 而中秋, 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便都“余词尽废”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 、“东坡饼”诸类佳肴;他
一穿戴, 就使“东坡帽”、“东坡屐” 民间长存; 他一说笑, 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 》
教师总结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三、检查自学
1、通假字
积累文言知识
反而登舟
“反 ”通 “返 ”
2、词类活用
步自雪堂
顾而乐之
履巉岩
横江东来
掠予舟而西也
名作动,步行
意动用法,以 ?? 为乐
名作动,登上
名作状,从东方
名作动,向西飞
3、一词多义
顾而乐之
归而谋诸妇
反而登舟
听其所止而休焉
掠予舟而西也
表承接
摄衣而上
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揖予而言
俯而不答
飞鸣而过我者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表修饰
表转折
4、特殊句式
步自雪堂
复游于赤壁之下
曾日月之几何
揖予而言曰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省略句
5、其他虚词
将归于临皋
今者薄暮
顾安所得酒乎
以待子不时之须
复游于赤壁之下
予乃摄衣而上
盖二客不能从焉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放乎中流
四、鉴赏写景 体悟情感意境
(齐声配乐朗读 《大浪淘沙》琵琶曲)
1、默读一二两段,请找出写景的句子。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月白风清”
2、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如何?
乐
因为有美景、嘉客、好酒、珍肴,四美皆具,正好乘兴夜游赤壁。
(板书:起雅兴而游——乐 )
3、东坡“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慨叹?
看到“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
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慨叹。
(《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的是一幅清幽的初秋之景,展现了月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诗人的心情舒畅飘逸。
《后赤壁赋》中“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几句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两者都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冲动。)
4、如何理解: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1)季节变化: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 60 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 悲
曲笔双关,寓情颇深。
5、东坡如何排遣此时内心的悲慨?(配乐朗读《凤求凰》 )
“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 登山之路艰险异常,阴森、恐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