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初二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七文言文阅读习题.pptVIP

2018年秋初二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七文言文阅读习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专题复习七 文言文阅读 D A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三峡的山的特征,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水的特点,布局自然。 B.文章第三段以“春冬之时”领起,时易则景异,先仰后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C.文章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如“清荣峻茂”,以极为凝练的语言状写了四种各具特色的景物。 D.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等。 B (二)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7.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D 8.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 (三)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睡觉 只,只是 曾经 到,靠近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庭院地面如积满了水一样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类的水草交错纵横, 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因此我如同上钩的鱼儿一样,忽然得到解脱。 11.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着共同之处,请你写出来。(4分) 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 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四) 【甲】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逐日》) 通达,这里指改变 交换、改变 跑 舍弃 D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未至,道渴而死。 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损毁, 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呢?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15.夸父和愚公都是我国神话寓言中塑造的英雄人物, 请说说他们感人的精神品质。(4分) 他们具有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五)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