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基础教案
篇一: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总复习教案 中考总复习教案目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第1、2课时 字音
第3、4课时 汉字
第5、6课时 词语(成语)及运用
第7、8课时 标点符号
第9、10课时 修辞
第11、12课时 病句(文)的修改
第13、14课时 缩句、扩句、仿句
第15、16课时 名句的识记
第17、18课时 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
第19课时中外名著
第20课时口语交际
第21课时获取信息与时事
第22课时图文转换
第23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
第二部分 现代文
第24、25课时记叙文阅读
第26、27课时说明文阅读
第28、29课时议论文阅读
第30、31课时散文阅读
第32、33课时小说阅读
第34、35课时现代诗歌阅读
第三部分 文言文
第36、37课时文言实词
第38、39课时文言虚词
第40、41课时文言句式
第42、43课时文言翻译
第44、45课时课内阅读
第46、47课时课外阅读
第48课时 诗词赏析
第四部分 写作篇
第49、50课时 中考作文概述
第51、52课时 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
第53、54课时 材料作文
第55、56课时 话题作文
第57、58课时 选题作文
第59、60课时 中考高分作文要旨
第61-90课时 综合(模拟)练习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
第一、二课时 语音
一、复习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考点分析
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
备考指南
语文教学大纲已经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要求,同学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字音同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注音的常识语音复习,重在扎实的复习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音理解下面的内容
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
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韵母21个:(单韵母7个) a o e i u ? er
当。)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参考答案】B (本语段的主题是从汉字重要性出发谈到目前出现的“提笔忘字”的现象。
根据这个主题,可以判断出首句为③,⑤句紧承其后,介绍汉字的特点,接着引出专家的观
点来说明汉字对智力开发的作用。②句中“但是”关联词转换了话题,介绍了当今社会上“提
笔忘字”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的思考。)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4)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童趣》)
(5)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
【参考答案】1在路上;2通“伸”,伸张;3使??劳累;4慢慢地;5坏,耽误。
(2015 南京)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对联。(4分)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清·李尧栋题莫愁湖光华亭)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