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项脊轩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散文《项脊轩志》“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
趣,提高鉴赏能力。
2、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3、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散文《项脊轩志》“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
2、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Powerpoint 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备 注
一、导语设计: (略)
二、 解题
志:名词,记;轩:本指前面高有帷幕的车子,因而把像轩车的屋子、走廊都叫轩,今天轩用来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多用于书斋茶馆;项脊:因江苏太仓项脊泾得名,因为他远祖归道隆曾居住于此,把它用来作书斋名有纪念远祖的意思。
三、知人论世:
归有光:明代著名古文家,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九岁能文,但科考坎坷,三十五岁才中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六十岁终中进士。以儒生而为县令,为政清廉,不为豪门大吏所
容,仕途不利,转徙五年而终。归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时人有“明文第一” “今之欧阳修”的赞誉。
四、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全文,注意字词:
脊 j ǐ
渗漉 shēnl ù
葺 qì
垣 yuán
楯 shǔn
偃 y
ǎn 兀 wù
籁 l ài
迨 dài
爨 cuàn
庖 páo
妪
yù
婢 bì
妣 bǐ
姊 zǐ
呱 gǔ
比 bì
阖 h
é
顷 qǐng
笏 hù
号 háo
扃牖 ji ōng y ǒu
几 j ī
2、在预习的基础上梳理文言字词。
(见课件)
五、具体研习文本:
(一)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感情。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 “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亦多可悲”
---------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表明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中心句)
(二)请思考:在作者眼中, “可喜 ”的是什么, “可悲 ”的又有哪些事呢?简要概括。
1
1 节修缮前后的项脊轩 -------- 多可喜
2- 5 段,作者写了几件可悲的事?
A.诸父分家,家族衰败 B.悼亡母 C.忆祖母 D.忆亡妻
(三)具体研习:
1、可喜:小阁子的变化
修葺前: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 、破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向北,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修葺后:明亮: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幽雅宁静(借书满架,桂影斑驳,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作者陶醉于 ?借书满架,偃仰啸天 ?的读书生活;陶醉于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的
寂寂庭阶;陶醉于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 ?可喜 ?的情感。
作者在这里得到的是读书乐(板书) ,感受到的是环境美(板书) 。小小书斋,给作者带来
无限乐趣,借书满架,可见作者是好学之人,作者自幼苦读, 9 岁能文, 20 岁通读五经三史,
用五种颜色笔圈点《史记》 。作者在项脊轩中冥然兀坐,静静地思考,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希望在学业上有新的收获。
作者所记叙的读书画面,体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哪个词语体现了这种静: “万籁有声”指
的是“自然界的一切声响” ,与“万籁俱寂”相比,这是以动写静,诗词中哪些诗句体现了这种手法: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房间静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房间里静极了,只有墙上的时钟在滴滴滴地走着?
作者在这里以动写静,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白天小鸟啄食、静,夜晚、 “明月”“半墙”
烘托。“桂树”“班驳”描绘,表现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
小结: 第一部分, 作者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 幽静的环境, 快乐的读书生活,
给作者带来无限的乐趣。这种可喜与下文的可悲之事,形成鲜明的对比。
2、早慧能文的作者,悲的又是什么?
可悲:①大家庭的衰败 (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 ②幼年( 8 岁)丧母的悲痛 (妪忆母亲,触
动失母之悲) ③去世祖母的企盼 (追忆祖母,长号不自禁)作者 8 岁丧母,作为一个文人,读
书走上仕途才能振兴大家庭。 35 岁中举, 60 中进士,无法改变现实。
④妻子早亡。 (伉俪情深,阴阳永隔。 35 岁中举,迁徙,发现旧文,悼亡情切。 )
小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归有光追忆往事,惘然,凭吊个人遭遇的不幸,写出了对家道中落身世的惋惜和哀鸣,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切怀恋。
六、品细节:
(一)姚鼐说 : 《项脊轩志》是 “太仆最胜之文 ”。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细节以表达深挚的感情。
初中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