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8卷第6期
2006年12月
辽宁工学院
型ofLiaoningInstituteofTechnology
Vo1.8,No.6
Dec.2006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冠力
(辽宁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差异,整体
优先与注重分析的差异,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差异,注重情感与注重理性的差异,这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跨
文化交流中会造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跨文化交流;行为和交往方式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91(2006)06.0073.03
一
,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差异
从文化渊源来讲,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重于形
象思维,而西方人则比较注重逻辑思维.中国人的
形象思维很发达,这一点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
面,无论是汉字,汉语言文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
都充分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最发达,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诗歌和散文,而不是戏
剧或者小说,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形象类比的方
法用得非常普遍丰富,从《诗经》中的风,雅,
颂,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再到明清的对
联,在中国浩瀚的文海中,形象生动的比喻,联想
无处不在.几千年过去,中国文学犹如鸿蒙初辟,
充满了由感性和诗意构成的如画之意蕴.而西方文
学从《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到近代批判现实主
义文学,文学发展却经历了一个从诗性地描写宏大
的历史场面,到充分展示命运的冲突,揭示人物深
层性格双向逆反的矛盾运动这样一个由感性到抽
象的进化过程.
从哲学来看,中国古代的先哲圣贤及思想家们
并不注重概念的析出,也不太注重逻辑学.老子的
睿智深藏在大象无形的混沌之中,孔子注重人
生观的探讨,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仁,孔子
却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界定,这与苏格拉
底运用精神助产术孜孜不倦地探求什么是美,
与柏拉图关于美德概念的界定和亚里士多德对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周力(1961一),女,江苏宜兴人,讲师,硕士生.
演绎逻辑的偏爱有着天壤之别.以至于一些研究中
国哲学的着名学者干脆否认中国古代哲学的存在.
不仅如此,中国的象形文字(character)本身就是
一
个形象思维的最好体现,中国书法即体现了字画
合一,感性生动的特点,另外,汉语言的语法在世
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出现得最晚,汉语言的表达方式
也具有较含糊的特点.
(二)整体优先与注重分析的差异
在对思维的基本的智力操作上,中国人偏向于
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而西方则偏向于分析的思维
模式.对于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物,必须
要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
构.从古代希腊人把构成世界的始基界定为水,
火,原子,到西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采
用取隔离体的方式研究力学原理,再到现代卢瑟福
从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有核模型,西方的
思维模式中处处充满了分析的特征,甚至早在希腊
晚期,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把已有的知识分为各个门
类,如诗学,政治学,伦理学,物理学,修辞学,
形而上学等等,而在中国古代,各种知识统统糅合
在一起被笼统地称为学问,并且以吟诗作赋,
博通经史和安邦定国为一贯的价值取向,至于自然
类的知识,则更是被排斥为茶余饭后的奇谈轶事.
中国人这种整体优先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学,道德
学,中医学等各个方面.比如,《易经》中那句着
名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即是以天喻人,天人合一,从
74辽宁工学院(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6期
整体上理解天人关系.中国人往往是以天才的猜测
来从整体上把握不同事物的联系,比如中医学认为
人体各部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用阴阳五行
的学问来解释五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这
才有头痛而从脚上寻找原因的辩证施药之说.
总之,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
把事物进行拆分,解析,而是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
看待,充分注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并把以
往对待其他事物的经验移植到这里,进行类比式的
判断和猜测.这种方法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全
貌,并且有的时候还可能产生奇特的功效,甚至被
西方人称为东方神秘主义.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差异
中西文化都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对立,比如
《易经》就用阴,阳两种对立的力量来解释
事物的发展变化.然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的却是
统一,注重求同的思维方式,在天人关系即主
客关系上以天人合一,主客不分的思维方式处
理问题,强调天,地,人为万物一体,和谐共生,
如庄子所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