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ppt
* *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 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禁止下列人员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 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 未成年工; 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 第六十八条:限期治理,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或关闭(情节严重)。 报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的报告 第六十三条:警告,限期改正;二万元以下罚款(逾期); 急性职业病危害报告 第六十五条:警告,限期改正;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责令停产或提请关闭(情节严重) 疑似职业病、职业病报告: 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 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六十七条:限期改正,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弄虚作假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降级、撤职处分 四、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第三十九~五十四条) 职业病诊断 诊断机构: 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诊断人员 执业医师 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 三人以上集体诊断 一级诊断 劳动者有选择诊断地的权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人保障(续) 诊断原则 职业史、危害接触史 现场危害调查评价 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 推定诊断原则 《诊断证明书》 诊断医师共同签署 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病名、程度(期别)、处理意见和复查时间 诊断争议鉴定 30日内诊断机构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15日内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提供诊断所需的现场危害监测资料 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 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疑似职业病人保障 及时安排诊断 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六十五条:警告,限期改正;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责令停产或提请关闭(情节严重) 工伤保险待遇 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标准支付 医疗费、康复费、残疾用具费、生活护理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死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由用人单位承担 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用人单位权力与义务 一、权 利 督促检查劳动者遵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督促检查劳动者执行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 制止劳动者违章操作 用人单位 二、义务 1、设立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 2、建设项目危害评价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4、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加强劳动过程中的管理 5、危害告知(合同、作业场所、培训教育) 6、劳动者个人防护、健康监护 7、危害监测、评价 8、职业病诊断、治疗、报告义务 9、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10、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用人单位 劳动者的权利 9项权利 劳动者 ⒈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⒉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⒊知情权:危害因素、危害后果、防护条件 ⒋职业健康检查、查阅复印健康档案、职业病诊疗 ⒌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⒍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⒎批评、检举、控告 ⒏参与民主管理 ⒐健康损害赔偿 劳动者义务: 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义务 遵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的义务 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义务 按规定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的义务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五、监督检查(第五十五~六十一条) 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包括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与职权 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的行政控制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认定与监督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与职权 日常监督 进入现场,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事故性监督 责令暂停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 封存造成事故发生的材料和设备; 组织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及时解除控制措施 拒绝监督 第六十五条:警告,限期改正;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责令停产或提请关闭(情节严重) 六、法律责任(第六十二~七十六条)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 罚种:责令限期改正、警告、罚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责令停止使用、责令限期治理、提请关闭等 处罚额度最高达到50万元 刑事责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 民事责任 承担健康损害赔偿责任 三、我市职业卫生行政处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六年来,我市加大了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监督执法力度;集中专项整治了存在重点职业危害的水泥、砖瓦、铸造、化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