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课外活动的好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行求知 ─創新.深思」經驗分享會 文章創作的組織與條理 ── 一個說明文的單元教學設計 教育局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老師 28.2.2009 設計背景1 坊間教科書的說明文多為「說明事物」, 較少「說明事理」的文章 例子:《荔枝》 《智能機械人》 《蒼蠅的眼睛》 《海底世界》 《文房四寶》 《駱駝》 「全港性系統評估」所考核的說明文寫作多為「說理」性質 小六說明文寫作題目 2006年 1. 適量的運動可以保持身體健康。請你寫一篇文章,說出你最喜歡的一項運動,並說明這項運動的好處。 2007年 1. 學校每一年都會安排很多課外活動讓同學參加。請你寫一篇文章,說明參加那些課外活動的好處或收穫。 2. 健康的生活對我們的身心有莫大的益處。請你寫一篇文章,說明你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小六說明文寫作題目 2008年 1. 根據環境保護署的資料,香港現有的三個垃圾堆填區將會在六至十年內飽和。請你寫一篇文章,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減少垃圾。 2. 美好的校園環境需要每個同學共同維護。請你寫一篇文章,說明同學應怎樣履行保護校園環境的責任。 設計構思 構思在教科書以外增設說明文教學單元,以增強學生的「輸入」,讓學生透過讀寫結合教學的設計能達至讀寫遷移。 增加學生閱讀及寫作說明文篇章, 從而提升其寫作說明文的能力。 說明文(說理)的單元教學安排 篇章教學(一) 活動內容(步驟) 1. 教師介紹說明文的特徵,讓學生對 說明文有初步的認識。 2. 播放介紹說明文的簡報 說明文 說明文是一種主要採用說明的表達方式,以解說事物、闡釋事理的文章體裁。 說明文的基本特徵 表達方式以說明為主 內容以介紹知識為主 態度以客觀地解釋為主 說明文的類別 實用性說明文: 如「電子詞典使用說明」 、合同條約 闡釋性說明文: 如「交友之道」 、 「 讀書四法 」 描述性/介紹性說明文: 如「松鼠」 、 「故宮博物院」 怎樣寫好說明文 1.言之有物 2.言之有序 3.言之有法 言之有物 中心明確 即言語中應有確定之物。 材料豐富 即言語應有翔實之物,要力求具體、充實。 言之有序1 時間順序 ??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並列式 言之有序 2 ?時間順序 -即按照事物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安排說明的條理 -如介紹某種(或某類)動植物的生長過程、工農業産品(或工 藝品、小製作、小實驗等)的生産過程,某些事物的歷史沿革等。 ? ? 言之有序3 言之有序4 邏輯順序 即按照事物的內部聯繫或者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進行說明。 邏輯順序的安排大致有以下幾種: 1、由一般到個別; 2、由主要到次要; 3、由簡單到複雜; 4、由原因到結果; 5、由現象到本質或成因。 言之有序5 並列式 將說明對象分成幾類或幾個方面,逐一並列地說明,所描述的事情同等重要, 並無主次之分。 因應不同的說明目的 運用不同的說明方法 言之有法 1. 定義法 2.分類法 / 點列法 3.舉例法 4.比較法 5.列數據/引資料 6.引用法 7.作詮釋 8.打比方 9.列圖表 定義法 說明事物,先要給被說明對象下個定義,用簡潔、明確的語言,指出被說明對象的性質特點。 分類法 / 點列法 分類及點列法就是將被說明的對象,按一定標準分成若干類或若干點,以便於一類一類地分別說明。 舉例法 對一個道理,一種現象進行抽象說明的同時,舉一兩個典型的事例來作例証,便於讀者理解。 列數據 運用數據作例子,比較具體和實在,能加強說服力。 比較法 事物的特徵,最易在與同類或不同類事物的比較中清楚地顯現出來。 引用法 引用各家的理論、詩句或日常生活中的用語,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篇章教學(一)1 活動內容(步驟) 教學策略 第一課﹕《參加課外活動的好處》 學生四人一組,以腦圖舉出參加課外活動的好處,然後請其中1-2組滙報。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剛才腦圖的資料,以「魚骨」按各重點的重要性,排列先後次序,然後請其中2-3組滙報。 篇章教學(一)2 1.教師派發篇章教材,學生四人一組,找出文章各段段意及全文主旨,各組判斷同學所述是否正確。 2.教師與學生分析該篇文章的結構: 段一﹕以對比手法引入主題-開首 (教師提問學生還有什麼方式可引入主題) 段二至五﹕運用標示語表達各重點-發展 (教師提問﹕文章第二至五段是以什麼方法串連起來?) 學生分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