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瓜实蝇防治技术 阳城县农广校 张建锋 引言 南瓜俗称饭瓜,番南瓜,山东地区称作番瓜,东北地区称作倭(wō)瓜。河北及山西部分地区称作北瓜。可食用,有橘黄色和青色两种,外形呈扁圆或不规则葫芦形状,未成熟果实皮脆肉质致密,可配菜、做馅,成熟果实甜面,可熬粥。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一年生蔓生草本,茎常节部生根,伸长达2-5米,密被白色短刚毛。叶柄粗壮,原产墨西哥的中美洲一带,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传入我国,现在南北各地广泛种植。 南瓜果实可食用,同时,既当菜又代粮,在农村很有人缘,在俗语中有“瓜菜半年粮”的说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南瓜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食疗保健价值,南瓜深加工潜力巨大。 一、瓜实蝇在我县的危害情况 就我县蔬菜生产而言,南瓜在我县露地蔬菜生产中名列前茅,是我县农民夏秋食用主品种,具有调节蔬菜价格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我县十八个乡镇办不同程度均有发生,今年尤以驾岭、东冶、河北、白桑、次营、蟒河等南部乡镇在南瓜上发生较为严重。 二、瓜实蝇发生加重的原因 1、我县南瓜大都种在地梗埌后或农民自己开垦的小块地里。产量大,价格低,瓜实蝇历年都有发生,却都没引起足够重视,坏瓜、烂瓜随手乱扔,导致虫口密度逐年增多; 2、播种时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 3、近年来,农田杂草依赖除草剂,田间地头没能很好的清理干净,为瓜实蝇越冬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 4、近年8、9月份雨水较大,阴凉潮湿的环境适宜瓜实蝇繁殖危害; 5、瓜实蝇钻驻性危害的特点给防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6、农民或市民个人擅自引进易感虫品种。 三、瓜实蝇的生物特性 瓜实蝇为双翅目实蝇科,别名针蜂、瓜蛆等。瓜实蝇寄主有苦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作物。近年来瓜实蝇已发展成为瓜类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着瓜类的产量与品质。瓜受害之后,轻者刺伤处流胶,畸形下陷,造成品质下降;重者全瓜腐烂变臭,瓜农损失惨重。 瓜实蝇的生物学特性 1、成虫 瓜实蝇成虫体形似蜂,黄褐色至红褐色,体长约7-9 mm,雌虫比雄虫略小。复眼茶褐色或蓝绿色,有光泽。雌虫尾端尖而雄虫尾端圆钝。翅膜质透明,间有暗黑色斑纹。腹背第4节后有黑色纵带纹。 2、卵 细长呈香蕉状,长约0.8mm,一端稍尖,乳白色。 3、幼虫 蛆状,初为乳白色,长 1.1 mm;老熟幼虫米黄色,体长约10mm,前小后大,口沟黑色。 4、蛹 初为米黄色,后变为黄褐色,长5mm,圆筒形。 瓜实蝇世代交替图 瓜实蝇各生育阶段形态图 瓜实蝇的危害症状 瓜实蝇以成虫产卵危害和幼虫蛀瓜危害。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在瓜内蛀食。被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变硬,瓜味苦涩,品质下降。 瓜实蝇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瓜实蝇在我县一年发生 3-4 代,世代重叠,全年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土越冬。其中卵期 5-8 天,幼虫历期4-15 天,蛹期 7-10 天,成虫寿命 25 天左右。第一代发生在4-5月;第二代发生在6-7月;第三代发生在8-9月。以第2、3代危害较重。 成虫产卵前,需要补充营养,对糖、酒、醋及芳香物质有趋性。雌虫产卵于嫩瓜内,每次产几粒至 10 余粒,每雌一生可产卵几十粒到 1000 余粒。初孵幼虫在瓜内蛀食, 将瓜蛀食成蜂窝状,以至瓜条腐烂、脱落。老熟幼虫在瓜落前或瓜落后钻出烂瓜弹跳入土,在表土层化蛹,通常在2-4 cm 的表土层化蛹。越冬蛹于次年 4 月羽化开始活动产卵。 四、瓜实蝇的防治技术 防治的难点是,药剂防治的药效期短。原因是该虫飞翔能力强,具有一定的避异味性,一旦遇到惊扰便逃走,药剂喷完后又飞回来危害。 防治瓜实蝇必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 物理防治法 毒饵诱杀法 药剂防治法 农业防治法 及时清除瓜田空地、周围田埂、水沟上的杂草,及基部的黄叶、老叶,改善通风透光,减少成虫隐蔽环境;及时摘除被害瓜果和收捡成熟的落地瓜果,集中深埋、药液浸瓜或焚烧,防止幼虫入土化蛹;如瓜已腐烂脱落,应在烂瓜附近的土面喷洒杀虫剂,防止蛹羽化;对成熟的瓜果及时采摘,可防止过熟果实里的老熟幼虫弹出之后入地化蛹。 生物防治法 在成虫发生期,应用瓜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诱杀,抑制其下一代虫口基数。 每个诱捕器内装一根诱芯,下接诱杀瓶内装少许洗衣粉水四分之一,悬挂于瓜棚下 1.5 m 处的地方,诱芯内诱液释放完更换一次,每亩悬挂 3 个能有效控制危害。成虫白天活动,飞翔敏捷,但夏天中午高温烈日时,常静伏于瓜棚或叶背等阴凉处,傍晚以后停息叶背,不活动。 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 利用瓜实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