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中文摘要………………………………………………………………1-4 二.英文摘要………………………………………………………………5-9 三.正文
前言……………………………………………………………………10-11 第一部分:重组的抗原肽/MHC-I 复合物分子制备技术的建立
…………………………………………………………………………………12-43 第二部分: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制备技术的建立
…………………………………………………………………………………44-55 第三部分:用重组的抗原肽/MHC-I 复合物分子和 aAPCs 探索肽在 T 细胞同种识别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56-68 第四部分:利用由人工抗原呈递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同种 T 淋巴细 胞治疗肿瘤的研究
…………………………………………………………………………………69-77 四.小 结………………………………………………………………78 五.参考文献………………………………………………………………79-84 六.综 述………………………………………………………………85-94 七.附 录
附录1: 主要缩略词表 ………………………………………...95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96 八.致 谢………………………………………………………………97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PAGE 1
PAGE 1
利用aAPC制备pMHC特异性T细胞及其在同种T细胞识别和抗肿瘤 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博士研究生 卢小玲 指导教师 吴雄文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
摘 要
抗原特异性 T 细胞的活化是机体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键事件。在此过程中, T 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提供的双信号,第一 信号由 APC 上的抗原肽/MHC 复合物(peptide/MHC, pMHC)和 T 细胞上的 T 细胞抗 原受体(TCR/CD3)结合提供, 该信号决定 T 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第二信号即共 刺激信号,由 APC 上的共刺激分子(B7、ICAM-1 和 LFA-3 等)与 T 细胞上的相应 受体(CD28、LFA-1、CD2 等)结合后产生,该信号为 T 细胞活化不可或缺的。TCR 以及其他 T 细胞表面分子和 APC 表面相应配体结合,通过介导信号转导事件和提高 T 细胞-APC 相互作用的总体亲和力而触发 T 细胞活化。T 细胞表面的 CD28 分子在功 能上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共刺激受体,其结合 B7 分子或者抗 CD28 抗体后,可以提供 共刺激信号。据此,在细胞样大小(4-5um)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粒上吸附 pMHC 和抗 CD28 抗体分子,使之成为能够为 T 细胞活化提供双信号的人工抗原呈递细胞(artifici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aAPC)。显然 aAPC 表面呈递给 T 细胞的 pMHC 易于控制,克 服了传统抗原呈递细胞因表面 pMHC 分子复杂,而不利于制备抗原特异性 T 细胞的 缺点。因此,本研究在构建 aAPC 的基础上,将其用于同种 T 细胞识别的研究和肿瘤 实验治疗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同种 T 细胞是 pMHC 特异性的,根据同种 T 细胞具有 pMHC 特异性的特点,用 aAPC 制备单一 pMHC 特异性的同种 T 细胞,过 继治疗小鼠黑色素瘤,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 重组的抗原肽/MHC-I 复合物分子制备技术的建立
背景:重组的抗原肽/MHC-I 复合物分子对构建人工抗原呈递细胞和研究 T 细胞 识别机制是十分有用的工具。
目的:构建一种有功能的HLA-A*2402/BRLF1198-206四聚体,同时建立一套可用于 制备各种重组的抗原肽/MHC-I复合物分子的制备技术。由于HLA-A*2402是亚洲人群 中最常见型别之一,我们选择HLA-A*2402分子与HLA-A*2402限制性的EB病毒抗原
肽 BRLF1198-206 来构建HLA-A*2402/BRLF1198-206四聚体。
方法:克隆 HLA-A*2402-BSP-pET21d 重组质粒,经 IPTG 诱导原核表达目的蛋 白,提取包涵体并初步纯化后溶于 8M 尿素中。在 HLA-A*2402 限制性的 EB 病毒抗 原肽 BRLF1198-206 存在条件下,将得到的 HLA-A*2402-BSP 融合蛋白和 β2m 进行稀释 复性折叠,形成折叠产物 HLA-A*2402/BRLF1198-206 复合物单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多卡因应用于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对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幕上肿瘤切除术脑氧供需平衡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对急性肺损伤中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对点燃模型的作用-药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皮内注射与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对比-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应用于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大鼠SAH早期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神经病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最低有效浓度-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多卡因混合葡萄糖对大鼠脊神经毒性的影响-麻醉学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探讨部分竹类植物属间亲缘关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K糖生产废渣回收石膏的预处理方法及对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部分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docx
- 利用3S技术进行小班地类动态监测的方法研究-森林经理学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gent实现网格单点认证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nnAGNPS模型进行潋水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价-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TM机过错取款行为的定罪与量刑一体化分析——以许霆案为范本刑事诉讼法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PIHOOK技术的个人防火墙-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利用ANSYS模拟脉冲电弧放电等离子体的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利用Bernstein算子及其迭代的线性组合构造高精度拟插值算子-应用数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