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能量和动量经典习题例题含答案.docx

高中物理复习能量和动量经典习题例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学习资料分享----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专题研究二 相关知识链接  能 量 和 动 量 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中心 李 丽 功 能量 能 冲量 动量 动量 高考考点解读  恒力做功 W=FsCOSθ ( 重力做功、电场力做功 ) 变力做功 (弹力、机车 牵引力、摩擦力、分子力 做功等) 动能 势能 ( 重力势能、弹 性势能、电势能、分 子势能 ) 恒力的冲量 I=Ft 变力的冲量 (弹力、 向心力、摩擦力、库仑 力的冲量等) 动量的变化 (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  重力做功 WG=- EP 弹力做功 WF1=- E P1 分子力做功 WF2=- EP2 电场力做功 WF3=- EP3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 ΣW= E K EP= E K 功能原理 能量守恒 W 其他 = E Q= E 能 量 和 动 量 的 综 合 应 用 动量守恒 动量定理 P1 =- P 2 ΣI = P P1 +P 2=P1 ˊ+P2ˊ 考 点 考 题 题 型 2003 上海〃 4 选择题 2003 上海〃 21 计算题 2004 上海〃 8 选择题 功和能、动能定理 2004 上海〃 21 计算题 2004 天津理综〃 24 计算题 2005 江苏〃 10 选择题 2005 上海〃 19A 计算题 2005 广东〃 14 计算题 文档 电话: 010 传真: 010—地址:中国·北京建国路 99 号中服大厦 25 层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2005 黑、吉、广西〃 23 计算题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004 广东〃 14 计算题 2003 上海〃 7 选择题 2004 江苏〃 15 计算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 2005 上海〃 9 选择题 2005 北京理综〃 23 计算题 2005 广东〃 6 选择题 2005 河南河北〃 24 计算题 动量守恒定律 2004 天津理综〃 21 选择题 2003 江苏〃 19 计算题 2003 江苏〃 20 计算题 2004 江苏〃 18 计算题 2004 广东〃 17 计算题 2004 全国理综〃 25 计算题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 2004 北京理综〃 24 计算题 用 2005 江苏〃 18 计算题 2005 广东〃 18 计算题 2005 河南河北〃 24 计算题 2005 黑、吉、广西〃 25 计算题 2005 陕西、四川〃 25 计算题 2005 天津〃 24 计算题 高考命题思路 1.功和能的关系及动能定理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近几年来注重考查对功的概念的理解及用功能关系研究物理过程的方法,由于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常常较为复杂,对学生 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这类问题难度较大。例如 2005 年江苏物理卷的第 10 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功的概念 , 灵活地将变力分解。 2.动量、冲量及动量定理近年来单独出题不多,选择题中常考查对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及动量变化矢量性的理解。计算题常设置某个瞬时过程,计算该过程物体受到的平均作用力或物体状态的变化。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弄清物体状态变化的过程。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近几年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常用来研究碰撞和类碰撞问题,主要判定碰撞后各个物体运动状态量的可能值,这类问题也应该综合考虑能量及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常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要求学生能正确在选取研究对象,准确确定符合题意的研究过程。这类问题有时还设置 一些临界态问题或涉及运用特殊数学方法求解,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 2004 年上海物理卷的 10 题,涉及到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并且要能正确地运用数学极值法求解小球的最大速度。 4.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运用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要求高,经常是高考的压轴题。要求学生学会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子过程, 分析每一个过程的始末运动状态量及物理过程中力、 加速度、速度、能量和动量的变化。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相关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 文档 电话: 010 传真: 010—地址:中国·北京建国路 99 号中服大厦 25 层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量定理及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常需运用归纳、 推理的思维方法。如: 2003 年全国卷第 20 题、 2004 年理综全国卷第 25 题的柴油机打桩问题、 2004 年江苏物理卷第 18 题、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