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问题——纪念伟大思想家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发表260周年尚.DOC

卢梭的问题——纪念伟大思想家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发表260周年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卢梭的问题 —— 纪念伟大思想家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发表260周年 尚 杰 一 260年前,也就是1750年7月9日 纪念什么呢?一篇2万多字的文章,我又认真读了一遍,它竟然没有一处引文,所有注释,都是后人为理解方便加上的,比如人名和神话故事。中文把它翻译为《论科学与艺术》,它的法文原义,是“复兴科学与艺术是否有助于净化道德”。其中,“复兴”的意思,还包括“重建”与“修复”;“净化”的意思,还包括纯洁与高雅。 二 准确说,从这篇文章获奖那年,1750年卢梭38岁的时候,他才正式成为作家和思想家,他最优秀的作品,是在1750年之后10年内完成的。至于卢梭思想的巨大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些影响是什么,可以说一言难尽。 我这里提供一份非常省略的名单,对卢梭赞不绝口的那些为人类精神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具有崇高或邪恶道德的伟人中间,包括了雪莱、席勒、歌德、康德、萨德、雨果、托尔斯泰、黑格尔、马克思、列维·斯特劳斯、德里达等等。 在卢梭之后的浪漫主义、集权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民主共和主义、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等等,这些对立的思潮,都与卢梭的思想关系密切。还有卢梭的教育观、语言观、音乐观,他的每本著作,几乎都是开创性的。 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及其通过的宪法法律,甚至其中的文字表述都来自卢梭的政治著作。 卢梭甚至被神话了,罗伯斯比尔和其他革命领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争论的话题是他们中间谁更像卢梭。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议会决定把卢梭的遗体迁往先贤祠,在仪式上,主持人以近乎祈祷的声音说:“我们在道德、风俗、法律、感情、教育和习惯方面有益于健康的改变,应该归功于卢梭。” 但是,从来不乏相反的声音,一本流行于西方的书《知识分子》,称卢梭是“有趣的疯子”,说他只是具有使用文字的非凡技巧,富有感染力而脱离实际,不过同时也承认,卢梭的病态中掺杂着独创性的天才思想。 但是,所有以上这些复杂问题的出发点,都起源于《论科学与艺术》中的问题,是这些问题的延伸。以下,我着重分析这些问题是什么,尽量避免做结论。 热情即理论,或者卢梭式的雄辩: 这是我的总结,这样说有点奇怪。卢梭成名后的1762年,把他的《论科学与艺术》,与《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猗丝》收录一起,编成一个文集。卢梭在文集前言中说,《论科学与艺术》是其中最平庸最微不足道的文章。这不是卢梭的矫情,事实上,卢梭在这篇征文中热情有余,他只靠直觉、说理不足——但是,这个缺点马上就变成了卢梭一生思想中最突出的特点,一个谜。如果卢梭只有修辞的天才,他顶多是个好作家;如果他只是像康德那样有思辨才华;他顶多是第二个康德;问题在哪里呢?就像卢梭本人说的,他生来就与别人不一样。我认为,这种不一样,反映在他的著作,就是卢梭特有的雄辩:它首先是热情甚至激情,所谓理论或思辨才华,是热情的一个副产品。这一点,卢梭几乎是无与伦比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无与伦比是自然而然的。这就非常有趣了。我说“有趣”的意思,是卢梭式的雄辩颠覆了至今为止我们对“怎样才算讲道理”的看法。 卢梭没有单一观点,他自相矛盾、无法概括他的理论。那么,他的力量在哪里呢?既不在感性,也不在理性。卢梭的力量不在于他故意说“不”,类似于《中国不高兴》之类的文字垃圾,不在于他有意采取偏激的立场,而在于他独特的雄辩,他特殊就特殊在,把逻辑和激情几乎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字里行间的能力:它使思想成为天籁之音一样的格言警句,比如“人是生而平等的,却无刻不在枷锁之中”,“凡是来自造物主的东西,本来都是好的,可是一到了人手里,一切都变坏了”。 卢梭的著作中,至少这篇《论科学与艺术》,几乎每个字都有一股冲劲,他的很多想法甚至直接就是做法,这些东西走极端、任性、没有规则可循,甚至充满了孤独感,像是魔鬼或者在地狱里的感觉,使我们的感官混乱不堪——但是,全部问题就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卢梭究竟是如何做到——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说服我们的,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貌似感觉的因素,甚至像是色情的描写,或在轻描淡写中、或在悲痛中,或类似调侃中说出来的语言,为什么直接就成了重大的学术问题。比如卢梭有手淫的恶心,但他在《忏悔录》中说,这种摧毁他身心健康的东西与拯救他的,是同样一种东西。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必获得美人的同意就获得了美人的感觉!他对华仑夫人最激烈的情欲满足,却是夫人不在场的时候,卢梭的满足方式,是亲吻华仑夫人碰过的一切东西。 这当然是疯狂的,但只有非常聪明的读者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