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DOCVIP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信息:徐靓,(1988—),女,上海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法。 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徐 靓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 201620) 摘 要:由于债权具有相对性,传统的民法理论认为债的效力不涉及第三人,但是,随着现代市场交易的发展,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法律亦应该追究侵害债权的第三人的责任。本文将对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制度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条件加以分析,以期在我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关键词:第三人侵害债权;债权不可侵性;民事责任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the Third Party’s Infringement on Creditor’s Right Xu Liang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ivil academia persists that the creditors rights is not related to the third party for it is privity right. With modern societys increasingly complex market, the third partys infringement on the creditors rights is common. The law should assess blame for the third partys infringement on the creditors right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reditors interests.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reasonability and \o 查找: applicable condition applicable condition of the third partys infringement on the creditors rights so as to build the system of the third partys infringement on the creditors rights. Key words: the Third Party’s Infringement on Creditor’s Right; the Principle of Non-Invasion Nature of Debt; Civil Liability 一、有关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民事纠纷频发所引发的思考 1.有关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民事纠纷 2003年7月1日,NIKE与被告Z签订了合同,约定:2003年7月1日至 2007年12月31日内,Z必须在参加所有运动或与运动相关的活动时只穿着和使用NIKE产品,不得穿着或使用其他公司的产品。2005年3月9日,Z参加比赛时,穿着ADIDAS球鞋。同年3月18日,Z向NIKE发函,要求自该日起终止合同,同时授权律师全权办理相关事宜。此后,Z参加比赛时,均穿着ADIDAS 注释: 黄英:《第三人诱使他人违约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载《法制日报》,2010年4月7日,第12版。 随着现代社会交易市场的日益复杂化,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况越来越多,仅仅依靠追究违约责任对债权进行救济已经无法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如在上述案件中,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以高额利益引诱债务人违约,造成债权人财产利益损害的,是否构成侵权?能否追究该第三人的侵权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及其它相关法律对此问题并未作清晰详尽的规定,因此,在我国可以在侵权责任法的框架下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充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2.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或与债务人恶意通谋实施,意在侵害债权的行为并造成债权人的损害。王利明:《论合同的相对性》,载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3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王利明:《论合同的相对性》,载王利明《民商法研究》,第3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1).债的相对性的突破 债在罗马法中被称为法锁,在债的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不涉及到第三人。我国法律也坚持了债的相对性原则,《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但随着现代社会交易的日益多样化,“逐渐扩张了债之效力的作用范围,使得债法从各个方面突破了债之相对性原则”朱晓哲:《债之相对性的突破:以第三人侵害债权为中心》,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