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比较正义进路
The Comparative Justice Approach to the Balaneed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杨建朝
杨建朝,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杨建朝(1980-),男,河南人,信阳师范学院教科院副教授, 教育学博士,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yjch06@ 163? com
原文出处
《教育学报》(京)2017年第20175期 第64-70页
内容提要
基于阿玛蒂亚?森的比较正义视角,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 该充分考量现实复杂性,扬弃罗尔斯平等加补偿的普适正 义实现路径,坚持比较正义的进路。比较正义进路的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着眼于现实具体的教育不均衡,在宽泛理性 基础上,以提升教育主体的可行能力为基础、强调保障教 育主体实质自由。比较正义范式对教育走向优质均衡起着 理论思维变革的重要意义。
Based on Amartya Serf s view of comparative justice, the balaneed dc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complexity of reality,discard Rawls approach to univcrsal justice through equals and
compcnsation, and insist on the path of comparative justice. The comparative justice approach to balaneed dc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cducation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unbalancc in real-world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broad rationality,it
promotes the educational subjects substantive freedom on the basis of enhancing the feasible ability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s.The paradigm of comparative just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into high- quality cducation.
名称《中小学教育》
复印期号2018年02期
教育均衡/配置止义/比较止义/education balance/configuration justice/comparative justice
标题
本文系201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配置正义与关系正义双重 视域屮云南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15XMZ066)阶段性成果;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 划” A类青年项目成果。
G40-053 A 1673-1298(2017)05-
0064-07
DOI : 10.14082/ki.l673?1292017.05.008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
当前,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在基础教育层面的核政策,正在全国获得深入 推进,大部分县市已经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基本均衡发展评估,取得预期成效。[1]在 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中,全国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尽心竭力,因地制宜推出了 很多符合当地实际的具体举措,例如学校标准化建设、危房改造、全面改薄等专项
政府工程以及教育集团化、学区化、设置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新聘教师优先补
充农村学校、教师定期交流轮岗等政策。基于此,全国很多乡村学校、老少边穷地
区的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状况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生均拥有的教 学资源、经费投入、师生比等指标日趋均衡,县域内基本均衡发展的政策目标实现 已为时不远。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已有1824个县(市、区)通过 了教育部的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017年有500个左右的县(市、区)接受国 家督导评估认定,合计总数将达到2300个左右,占全国总数80%。基于此,教育 部2017年5月适时发布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引领这 些已实现基本教育均衡目标的地区走向教育优质均衡。
尽管教育基本均衡取得重大进展,但亟待破解的难题尚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 推进,农村教育仍然揪心,农村逐步空心化,部分农村校舍被闲置,农村教育资 源无形中被浪费。2014年,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