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藻污水处理与生物质能耦合技术综述
指出了微藻具有生产周期短、生物质营 养丰富、吸收水中的氮、磷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优 点,是污水处理与生物质能耦合技术的不二选择。介绍 了微藻在污水处理中的工作机理和微藻作为生物质能 原料的原理和主要工艺过程,分析了微藻在污水处理 和生物质能耦合上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对微藻污 水处理与生物质能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微藻;生物质能;脱氮除磷;耦合技术
2011-08-29
傅晓娜(1988—),女,四川成都人,四 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 姚刚(1957-),男,河南商城人,德籍华 人,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工 程各方向和环境管理方面的
研究工作。
X701
A
1674-9944(2011)11-0100-05
1引言
水资源危机是指淡水消耗量超过可用淡水资源量 的20%,而事实上,全球的淡水消耗量在1995年就已经 超过20%,达到了 27%~30%。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匮 乏,用水需求旺盛,但水体污染严重,尤其是氮、磷等化 学物质排放到水体,引起藻类异常繁殖,造成水质富营 养化问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全球40% 的人口严重缺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迫在眉睫。 经过净化处理的可再生水可用作于城市和农村的非饮 用水,如灌溉用水、景观用水,部分还可作为工业用水, 不失为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的新途径。因此,开发利用 高效、低成本的水质深度处理技术,是解决水资源危机 的重要手段之一。
早在20世纪50年代,Oswald和Gotaas就提出利 用微藻处理污水的想法。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进一步发 挥藻类净化污水的潜力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藻类净化 污水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与传统方 法相比,利用藻类处理污水可以克服传统污水处理方 法易引起的二次污染、潜在营养物质丢失、资源不能 完全利用等弊端,同时能够有效去除造成水体富营养 化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微 藻产油作为生物柴油来源的构想,早在1980年就有相 关学者提出,但并未受到重视。直到近年来因原油价格 的攀升,开发再生能源的意识逐渐提高,微藻生物质能 有着能源密度高、易储运、含硫低等优点,可以直接作 为民用燃料和内燃机燃料,以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想 法受到各界关注。
2微藻污水处理技术 2.1微藻对氮、磷的去除原理
中国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巢湖、太湖、滇池 等几大湖泊中氮磷含量较高,造成硅藻、蓝藻、绿藻等 藻类大量繁殖,不仅会使水中溶解氧降低,而且藻类释 放的藻毒素亦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衍。但同时微 藻可以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以有机 物的形式将其储存在藻细胞中[2]。微藻细胞利用二 氧化碳和碳酸盐等作为碳源,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养 生长,水中的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等无机氮和各类 有机氮便合成藻体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必须营养物质。 水中的磷可直接被藻细胞吸收,并通过多种磷酸化途 径转化成ATP、磷脂等有机物(图1)。
图1微藻对氮、磷的吸收原理示意 同时,微藻的光合作用造成水体pH值升高,导致正
磷酸盐和NH3#8226;H2O分别通过形成沉淀和挥发 的形式去除,从而间接去除氮磷。此外,微藻光合作用形
成的高pH值,也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3]o
2.2微藻对重金属的去除原理
重金属种类较多,具有微量、稳定、毒性大等特点,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不仅会危害水生生物的 生长繁衍,也是造成多种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是潜在 危害性最大的水体污染物之一 [4]。可通过各种水生 植物和微生物,尤其是微藻细胞的生物吸附、积累、排 泄、净化4个步骤来去除重金属。
微藻细胞对中重金属的吸收是包含了物理、化学、 生物反应和各种机理的复杂过程。根据该过程是否消 耗能量,微藻对重金属的吸收方式可分为主动和被动 吸收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新陈代谢的藻类与金属之间 的相互作用,重金属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 到微藻细胞内,吸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不可逆,需要细 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后者则是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 将重金属离子吸引到微藻细胞表面,吸附速度慢,持续 时间短,可逆,不需要能量[5]。
微藻细胞壁的组成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起决定作 用。微藻的细胞壁是由多糖、蛋白质、脂质组成,因此 它具有很高的黏度和较大的表面积且呈负电性。这些 组成陈分包含了许多容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的基团, 如竣基,酰胺基,轻基,硫代醇,硫代醴,咪瞠,磷基,硫基等。 其次,微藻细胞膜具有高选择性和半透性,这对生物吸附吸收重金属的效率有决定性作用。目前被广泛接受 的微藻对重金属的吸收机理主要有表面络合,离子交 换,氧化还原,微沉降等。
3微藻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
微藻细胞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口和国家教学课件.ppt VIP
- 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学强 主编第七章铸铁.ppt VIP
- 知道智慧树-2024秋军事理论综合版章节测试课后答案.docx VIP
- 《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治疗》课件.ppt VIP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 B Let's learn 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16篇(共28页).doc VIP
- 网络支付代付款合作协议范本.docx
- 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孙学强 主编第六章合金钢.ppt VIP
- 储氢材料课件.ppt
- 5WHY培训资料.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