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鯛 u 事
2017-10-17 19:30:42 理论导刊 2017 年 9 期
刘春花
表I中国历年清廉指数得分及排名
年度
得分
世界排名
上榜国家及地区总数量
2015
37
83
168
2014
36
100
175
2013
40
80
177
2012
39
80
176
2011
3.6
75
183
2010
3.5
78
178
2009
3.6
79
180
2008
3.6
72
180
2007
3.5
72
179
2006
3.3
70
163
2005
3.2
78
158
2004
3.4
71
145
2003
3.4
66
133
2002
3.5
59
102
2001
3.5
57
91
2000
3. 1
63
90
1999
3.4
58
99
1998
3.5
52
85
1997
2.9
41
52
1996
2.4
50
52
1995
2.2
40
41
数据来源透明国际;统计截止日期2016年1月27日
从严反腐是我国的一贯传统,但是立法和司法的实践模式反映了“零容忍腐败”的刑事政 策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为“有限容忍腐败”。《刑法修正案(九)》对于腐败犯罪的重大修改和“两髙”关 于贪污贿赂犯罪量刑的司法解释,一定意义上是对“宽容腐败”做法的纠偏和对“越反越腐”民意困境的 回应。面对新吋期反腐的严峻形势,应当从政治、历史和个人意识各层面检视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实 践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并且从“政法”结合的系统方法论出发,政治上加强制度反腐,法治上严密反 腐的立法和司法体系。
关键词腐败;“零容忍”;有限容忍;刑事政策
:D925.204 A :1002-7408 (2017) 09-0113-04
2016年G20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旨在打造一个“零容忍”“零 漏洞”“零障碍”的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合作体系。同年4月18 Id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 发布《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2015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 贪污罪受贿罪量刑细化标准。这些重要举措均是为了适应反腐工作深化的要求,为惩腐肃贪提供刑事 法治保障,也是对十八大以來党中央“零容忍”反腐败政策的立法和司法冋应。刑事政策是刑事法治的 “灵魂”,反腐败的刑事政策选择必然反映国家惩治腐败犯罪的立场,对反腐实效产生巨大影响。屮央 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受贿行贿一起抓”的反腐策略,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反腐将继续秉持“零容忍” 的政策,然而,官场“染缸效应”的裂变式扩散、“窝案”多发等严峻现实,令人不禁耍问实践屮真的 做到对腐败“零容忍”了吗? “零容忍”反腐刑事政策如何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本文试图探讨腐败犯罪 刑事治理的困境和出路,以期对我国反腐效能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腐败与反腐败概念界定与政策选择
什么是腐败?《辞海》《古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朽烂、败坏。①《牛津法律大辞典》、《元 照英美法词典》认为其意指堕落、腐化、败坏。对corruption的同根词corrupt解释(1)使在血统 上变得污贱;(2)使堕落、向行贿。②值得指出的是,中文定义对腐败没有进行明确的道徳评判, 其至还有所谓“享受生活”的网络新解。而英文释义则表明了强烈的道徳否定感。
事实上,对于同一情况是否判断为“腐败”,因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的国家给岀的结论 并不相同。例如政党竞选获胜后可以公开利用公权答谢支持者,如任命驻外使节、政务官或者馈赠政 府工程项戸,西方国家将其视为合法的政治传统,不属于腐败的范畴,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类行 为就属于严重的腐败、典型的权钱交易。不仅如此,就是在同一特定文化内,不同的群体对腐败也有 不同理解。比如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托关系、送红包等行为,本來是违规违纪的典型腐败,当事人 却将其视为“特权”和“潜规则”,普通公众虽然反感,却也包含“羡慕、嫉妒、恨”的复杂情绪。
在我国刑法典上,没有“腐败犯罪”一词,只有“贪污贿赂罪”“渎职罪”。传统意义上,“公共权力的 非规范非公共运用是腐败行为的核心”,[1]腐败犯罪的核心是公职人员滥用公权。在古代,对贪官污 吏严厉惩处是封建王朝稳固民心的政治传统。中华法系z代表法典《唐律》中规定贪贿犯罪-?般要比 照普通百姓的盗窃罪加重二等、三等处罚。新中国成立后,仍然遵循“重典惩腐”的思路。贪污罪是最 早立法的罪名,最高可处以死刑,“三反、五反”屮刘青山、张子善案被称为新屮国“反腐第一刀”,取 得了全国性的震慑和警示作用。1979年刑法典整体刑罚力度趋向轻缓,但贪污罪仍可处死刑,后来 开展“严打”运动,受贿菲也被提高至死刑封顶。当下我国以宽严相济为基木刑事政策,对于腐败犯菲 仍是坚持严厉的刑事政策。2010年《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