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中窝:蝶鞍的两侧,由前内侧 向后外侧依次有圆孔、 卵圆孔和棘孔。 * 颅中窝:中央部是 蝶骨体,体上面有垂体 窝,垂体窝后方有横位 的鞍背。垂体窝和鞍背 合称为蝶鞍。 蝶鞍的两侧,由前内侧 向后外侧依次有圆孔、 卵圆孔和棘孔。 * 颧弓为界分为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颞下窝。 5.颅侧面观(图1-25)由额骨、蝶骨、顶骨、颞骨及枕骨构成,还可见到面颅的颧骨和上、下颌骨。侧面中部有外耳门,门后方为乳突,前方是颧弓,二者在体表均可摸到。颧弓将颅侧面分为上方的颞窝和下方的颞下窝。颞窝的上界为颞线,起自额骨与颧骨相接处,弯向上后,经额骨、顶骨、再转向下前达乳突根部。颞窝前下部较薄,额、顶、颞、蝶骨会合处多数人成H形的缝,此处最为薄弱,称翼点pterion。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常有血管沟),临床X线检查及手术中应注意。 图1-25 颅侧面观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是上颌体和颧骨后方的不规则间隙。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向上与颞窝通连。窝前壁为上颌体和颧骨,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外侧壁为下颌支;下壁与后壁空缺。此窝向上借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侧借上颌骨与蝶骨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 (图1-26):为上颌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狭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内有神经血管经过。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腭骨与蝶骨围成的蝶腭孔通鼻腔,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移行于腭大管,继经腭大孔通口腔。 * 翼腭窝: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 向外侧:翼上颌裂-颞下窝;(上颌动脉) 向前:眶下裂-眶;(上颌神经) 向内侧:蝶腭孔-鼻腔;(蝶腭动脉) 向后上:圆孔-颅中窝;(上颌神经) 向后下:翼管-颅底外面;(翼管神经) 向下:翼腭管(腭大管)-腭大孔和腭小孔-口腔;(腭神经和腭降动脉) * 骨性眼眶 底:朝前外,眶上缘有眶上切迹(孔);眶下缘中点下方有眶下孔。 尖:向后内,有视神经管(有视神经通颅中窝) 上壁:由额骨眶部和蝶骨小翼组成,外侧部有泪腺窝 下壁:主要由上颌骨体组成,眶下沟,眶下管。有上颌神经的末支眶下神经通过 内侧壁:最薄,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眶板等组成,有泪囊窝(通鼻泪管→下鼻道) 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有眶上裂(通颅中窝),与下壁交界处有眶下裂(通颞下窝),主要由颧骨和蝶骨大翼组成。 眶腔:底朝前外锥体形 1)底—眶上孔、眶下孔 2)尖—视神经管口 3)上壁—泪腺窝 4)内侧壁—泪囊窝、鼻泪管 5)下壁—眶下裂、眶下沟 眶下管 6)外侧壁 6.颅前面观(图1-27)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1)额区:为眶以上的部分,由额鳞构成。两侧可见隆起的额结节,结节下方有与眶上缘平行的弓形隆起,称眉弓。左右眉弓间的平坦部,称眉间。眉弓与眉间均为重要的体表标志。 (2)眶orbit:为底朝前外,尖向后内的一对四棱锥形深腔,可分上、下、内侧、外侧四壁,容纳眼球及附属结构。 1)底:即眶口,略呈四边形,向前下外倾斜。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缘中分下方有眶下孔。 图1-26 翼腭窝 图1-27 颅前面观 2)尖:指向后内,尖端有一圆形的视神经管口,借此管眶向后通颅中窝。 3)上壁:由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构成,分割眶与颅前窝,前外侧分有一深窝,称泪腺窝,容纳泪腺。 4) 内侧壁:最薄,由前向后为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眶板和蝶骨体,与筛窦和鼻腔相邻。前下分有一个长圆形窝,容纳泪囊,称泪囊窝,此窝向下经鼻泪管naso1acrimal canal通鼻腔。 下壁:主要由上颌骨构成,壁下方为上颌窦。下壁和外侧壁交界处后分,有眶下裂inferior orbitaljissure向后通颞下窝和翼腭窝,裂中部有向前行的眶下沟,该沟向前续于眶下管,管开口于眶下孔。 6)外侧壁:较厚,由颧骨和蝶骨大翼构成。外侧壁与上壁交界处的后分,有眶上裂向后通颅中窝。 * 6.颅前面观(图1-27)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1)额区:为眶以上的部分,由额鳞构成。两侧可见隆起的额结节,结节下方有与眶上缘平行的弓形隆起,称眉弓。左右眉弓间的平坦部,称眉间。眉弓与眉间均为重要的体表标志。 (2) 1)底:即眶口,略呈四边形,向前下外倾斜。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缘中分下方有眶下孔。 图1-26 翼腭窝 图1-27 颅前面观 2)尖:指向后内,尖端有一圆形的视神经管口,借此管眶向后通颅中窝。 3)上壁:由额骨眶部及蝶骨小翼构成,分割眶与颅前窝,前外侧分有一深窝,称泪腺窝,容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