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的文化形态的确立
注。但是这种关注率不足以解决一本杂志的生存问题,何况庞大的教育问题也不是仅
仅一场讨论就可以解决的。而在这场讨论陷入胶着状态时,《萌芽》杂志如一匹黑马
杀出,联合高校及文化名人,发起“新概念作文大赛”活动,提倡创新,发掘新人,
把青年人的热情和兴趣调动了起来。 《萌芽》杂志一举在文化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作为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即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他们身上没有“经
济转型”的痕迹,因而市场经济所激起的文化形态他们也并不排斥,因为他们就是在
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然而他们所经受的教育却仍有很大的传承性,即20世
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教育模式,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起着为社会主义社会塑造
合格的“人”的任务,而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被压抑下去,没有抒发的机会。新概
念作文大赛仍然是一种体制化的行为,但是毕竟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切实的文化空间,
可以展现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从文化精英对文化的批判到新时代青年对自己文化的
展现和抒发,呈现的是两种不同经济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文化形态,有联系更有差
异,也是由其对于当前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同态度所决定。本文试图在前
者的文化视野中来审视新青年形态的文化特点,以新概念作文大赛为中心来考察J下在
发生的文化变迁,梳理新的青年文化形态形成所依赖的体制、市场以及文化要素及三
者的相互作用情况,在文化与社会的互动中来把握当前中国激发起来的青年文化的特
征。
而作为大赛主要的发起者,《萌芽》杂志更是要作为考察的对象。社会的转型把
文化体制推进了市场竞争的处境之中,因而新的处境中的文化部门在与体制的关系的
疏远中获得一定自由的同时也必须要为自己的生存买单,这就又陷入了市场的漩涡。
马克·J·史密斯在论述法兰克福的“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时指出:“法兰克福学派所
采用的‘文化产业’概念吸收了马克思动摇自由主义假设的方式——该假设认为经济、
政治和文化在制度上是相互分离的。这就立即指明了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
就指明文化的文本和文化制品在一个工业化过程中是如何生产出来的。”1而在当前的
中国现实中,文化产业既是把文化与工业融合在一起的产物,同时背后还有体制的支
持,三者之间有一个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在具体的操作中,笔者参考了《做文化研究》中“接合的做法,把新概念作文
大赛视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不同领域中不同过程的接合:“一次‘接合’就是在某
种条件下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不一样的或截然不同的要素统合在一起的一种结合形
式。这种连接并非总是必然的、注定的、绝对的和必需的;恰恰相反,它是在形成条
件和存在条件方面都需要偶然的环境。2因此,新概念作文大赛包括三个文化过程:
体制领域、市场领域以及文化领域,三个领域的活动形成一个文化循环,新概念作文
大赛就是在这个文化的循环中得以生产和运作的,把握新概念作文大赛在新的文化形
1马克·J·史密斯:《文化——再造社会学》,张美川译,古林人民…版社,2005年版,第5s页。
2保罗·札盖伊等:《做文化研究》,雀炜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页。
2
引言: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态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必须对整个文化循环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怎么形容都不过
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由此激发的体制的渐进性改革把国人推向一个没有丝毫经验的
进程之中,这个进程中的所有歧异和矛盾都在文化领域中有所展现,并推动文化在整
体上发生了一个不小的变迁,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新的文化又反过来为这
个进程提供某种合法性的论证和依据,因此,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是同步的行为。
3
新的文化形态的确立
2.市场、体制与大赛发动
1998年,《萌芽》杂志第6期以“教育怎么办”为题丌辟了一个栏目,专门探讨
教育问题。这个事件在当时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讨论的热潮中并不特别,但是它的意
义却非同小可。
在栏目的“编者按”中这样说:“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及考试制度的不合理性已
构成了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许多读者给我们来信来电,希望我们这本青年刊物能
够更多地提示一些教育领域的问题。川杂志面向读者,面向社会热点,笔触尖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