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OUT精益布局优化.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传统布局模式介绍 二、企业精益布局介绍 三、精益布局的管理原则 四、实现精益布局的步骤 五、精益布局案例分享 课程内容简介 二、企业精益布局介绍 精益布局的目的: 1.提高工序间平衡能力 2.消除搬运 3.提高场地利用率 4.降低劳动强度 5.作业环境改善 定义: 精益布局是以现状布局为基础, 通过消除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上的浪费,来实现5者最佳结合的布局。 企业5种精益布局模式 串联式布局 并联式布局 U型布局 细胞布局 L型布局 并联布局: 串联布局: U型布局: V型布局、T型布局、细胞作业 企业精益布局模式 1、串联式布局(直肠式布局) 串联布局的优点: 物流线路清晰 方便设备维修 设备配置按物流路线直线配置 扩大时只需增加列数即可 回收材料与垃圾可用皮带传送 串联式布局(直肠式布局) 直肠式布局的缺点: 1.对周转方式考虑较少 2.对工序之间的联系考虑较少 3.场地利用率考虑较少 2、并联式布局结构 适合一人操作两台设备 步行及搬运距离短 可以随时观察设备运作状态 2、并联式布局结构 倒角 倒角 改前 改后 3、U型布局结构 U型布局优点: 进料和出料口一致 一人操作三台以上的设备 可以随时观察设备运作状况 员工操作步行距离较近 3 2 1 2 1 3 3.U型布局结构 4、L型布局结构 L型布局优点: 一人操作两台以上的设备 可以随时观察设备运作状况 员工操作步行距离较近 操作物料流动方向与原物流路线一致 打破孤岛作战,在可能的地方发展连续流, 改善车间孤岛率! 车间布局图及物流路线图分析及优化目标 一、传统布局模式介绍 二、企业精益布局介绍 三、精益布局的管理原则 四、实现精益布局的步骤 五、精益布局案例分享 课程内容简介 三、企业精益布局的原则 1、统一原则 2、最短距离原则 3、物流顺畅原则 4、利用立体空间原则 5、安全满意原则 6、灵活机动原则 1、统一原则 内容: 把工序四要素“人”、“机”、“材料”、“作业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并充分保持平衡。 理由: 一旦四要素没有统一协调好,作业容易割裂,会延长停滞时间,增加物料搬运的次数。所以应充分考虑四要素的平衡的基础上进行。 2、最短距离原则 内容: 配置时要使搬运距离、时间最短。 理由: 移动距离越短、物料搬运所花费的费用和时间就越短。 3、物流顺畅原则 内容: 使工序没有堵塞,物流顺畅。 理由: 使物流不要倒流和交叉迂回。要设法使物流像水从高处向低处那样顺畅。 4、利用空间原则 内容:为有效利用空间,立体利用空间。 理由:在材料仓库、零件仓库等仓库堆积一定是极狭窄放置的。因此把仓库设计成网架,以达到高效率地利用三角空间。 4、利用空间原则 5、安全满意原则 内容:布置得使工作人员既能安全又能轻松作业。 理由: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减轻疲劳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的移动、旋转等都会出现不安全状况,抬升、卸下货物会加剧作业疲劳、应尽量减少。 6、灵活机动原则 内容:“适应变化,随机应变,采取灵活措施。 理由:面对各工序的变化、增减等变化,尽 可能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一、传统布局模式介绍 二、企业精益布局介绍 三、精益布局的管理原则 四、实现精益布局的步骤 五、精益布局案例分享 课程内容简介 宏观布局 (定位) step1 线体/物流 方案的设计 step2 工位局 部优化 step3 布局实施 step4 恢复生产 (适应期) step5 产能爬坡 step6 四、实现精益布局的步骤 1、现场布局图绘制 要充分地尊重我们的现状! 2、物流路线分析 锯边 铣大平面 清理 钻孔 试漏 抛丸 检验 问题描述:各工序孤岛作业,物流混乱,产品不流动。 以T53离壳为例:物流路线曲折迂回,物流路线(锯床至10号压铸机)长达190m。 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搬运、停滞。 在座的来到企业上班之后,我们企业的工程布局主题已经完成,我们的所有开展的工作都是在既定的布局形式下开展。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面对在这中环境下的生产组织问题,但却很少考虑到这个环境会存在什么问题,因为我们没有经过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或者是对如此大的工程改造,就会认为的把它上纲上线,即使发现存在问题,却也是望而却步,因为这是上面人的事情!考虑去改善它的人,相对叫少。 那么今天,我们会将这些问题拿出来并考虑该如何改变它,以使它如何更家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提升我们的工作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