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唐律》中的不孝罪
论《唐律》中的不孝罪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13
PAGE
PAGE 10
论《唐律》中的不孝罪
前 言
一
“孝”本是人类基于血缘及养育关系而产生的自然情感,一般仅限于家庭( 族 人) 的层面。但在中国古代,由于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统治者遂移孝作忠,标 榜“以孝治天下”,故“孝”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谓“人之行, 莫大于孝”①的说法就集中体现了“孝”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孝”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不仅对整个中国古代的政治、法 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行为模 式。研究孝文化,不仅有助于认识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对今天我们增强现代家 庭凝聚力、促进社会和国家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步伐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本文以《唐律》为着眼点,着重叙述不孝罪的法律界定及司法制裁,说明孝 由伦理道德转化为法律义务,并最终成为统治阶级治世工具的这一过程,分析这 一转化过程的原因背景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从而将为我们更好的认清当时真实 的社会面貌提供借鉴。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经典代表,许多学者为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② 这无疑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就像某些学者说的一样:“回顾二十世
①《孝经·
圣治章》
② 国内学者:最早的应该是沈家本,其著作为《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点校,1985 年),论述历代律法, 着重在汉律、唐律及明律。唐律是我国现存最早而又最为完整的古代律法,也是唐以后各朝律法之所本, 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明律为清律所直接承袭,书中对明律的论述目的是比较明确,主要就在于借鉴。 然后为著名的 20 世纪法律史学家程树德,其代表作为《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6 年),论述了汉至隋 9
个朝代的法律资料汇编。作者鉴于唐代以前的法典散失无存,从现存史籍中,收集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7
世纪间各种零散的法律资料,逐一考订,按朝代依次分类辑录,编成本书。全书包括《汉律考》、《魏律考》、
《晋律考》;南北朝的《梁律考》、《陈律考》、《后魏律考》、《北齐律考》、《后周律考》和《隋律考》9 部分, 故称《九朝律考》。书的内容以考证为主,考证的基本依据为历代正史,并兼及其他史料。其他代表人物及 其代表著作有:徐道邻的《唐律通论》(中华书局,1945年)、杨鸿烈的《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杨廷福的《唐律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乔伟的《唐律研 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年)、曹满之主编的《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年)、钱大群的
《唐律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唐律同中国现代刑法比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唐律与唐代吏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唐代行政法律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唐 律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唐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 年)、刘俊文和池田
纪后二十年大陆的唐律学,表面看去,的确是论著琳琅满目,繁花似锦。似乎所
有的问题不止一次的被做过了,想不出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可以研究,可实际上, 大多数题目并没有做到位,既不深也不透。”①如“不孝”罪的研究,在不孝罪的 罪名、罪种及司法实践等主要研究方面,均不够深入。笔者经过搜集和整理,现 将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情况做如下综述:
1、专著类有:
瞿同祖先生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 年),该书在第一 章——家族中,论述了家族的范围、父权以及家族与刑法等问题。在分析和总结 各代法律和相关案例(尤以明清案例最多)的基础上,得出了“历代法律对不孝 罪的处治,中国法律都采取了统一原则——加重主义”这一结论。并且认为“在 子女侵犯父母的案件中,虽然有些司法官员明知子女情有可原,没有什么过失, 父母真有愚昧无知、不可理喻的地方,也因服纪攸关,不能不按律办事,将违反 教令致父母于死的罪名强加于子孙头上,认为子当有顺无违,天下原无不是的父 母。并不是说不在列举范围以内的子女对父母的不逊,便不算是不孝,只要告子 孙不孝,法律是不会拒绝不受理的”。②
张中秋先生的《唐代经济民事法律述论》(法律出版社,2002 年)一书中, 作者在其第二部分论述唐代的民事法律中有关家庭法律和亲属法律中,认为父母 子女关系在刑事法律上的表现是“不孝” 和“ 恶逆”;在诉讼法律中表现为留 养和容隐;在民事法律上则表现为家庭财产的所有形态、财产的继承和子孙对家 长的抚养义务等;在行政法律上则表现为回避、伺亲和假宁制度。虽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波德莱尔宗教观与《恶之花》中的基督教色彩-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如何发挥革命诗词文化的德育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论文.docx
- 辽宁省“特岗教师”生存状态问题与对策-公共管理专业论文.docx
- 论美国涉外主权债务诉讼中的法律问题-国际法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差别生态责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论文.docx
- 理解境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论文.docx
- 论担保物权的竞存及顺位-民商法学专业论文.docx
- 论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docx
- 论民俗习惯对中国法治之补正价值-法学;法学理论专业论文.docx
- 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1)-行政管理专业论文.docx
- 老年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研究-中医内科学专业论文.docx
- 留学生“结果”义关联词语的习得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docx
- 论教师的教育习惯及其更新-教育学专业论文.docx
- 髋部肌肉锻炼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干预研究-护理学专业论文.docx
- 莱州湾海洋环境对生物体质量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食品工程专业论文.docx
- 陆时雍《唐诗镜》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论安全生产事故中玩忽职守犯罪的因果关系-法律专业论文.docx
- 论警务信息公开-法律专业论文.docx
-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备案审查-法律专业论文.docx
- 酪氨酸蛋白磷酸酶(CD14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老年医学心血管内科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df VIP
- 电信诈骗主题教育PPT模板主题班会教育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健康保护制度.doc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课件 - 中职高教版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ppt
- 《宠物健康与免疫》课件.ppt VIP
- 松香水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doc VIP
- 在WindowsServer2008英文版64位服务器上安装金蝶K3V10.4数据库层方案.pdf VIP
- 中小学班级英语文化建设方案及实施.docx VIP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pdf VIP
-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