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发现之旅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 应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加拿大生理学家赛里是第一个在医学领域提出应激概念的人。1936年在nature发表论文,描述一种由细菌感染、中毒、X射线、外伤等多种物理刺激引起的病例三联症(肾上腺肿大,胃肠道溃疡和胸腺淋巴结退化),他认为这些变化是机体遭受有害刺激时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或应激综合征。 案例1: 一公务员,跳槽到某公司担任部门主管。到了新公司不久,他深感压力之大和竞争之激烈,只要稍有不慎,就有遭到淘汰的危险。不得不承受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由于工作环境改变,他对自己的期望值也高起来。 但最近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失眠,做恶梦,记忆力开始下降,心情变得烦躁不安,动辄发火,有时甚至什么事也不想做,似乎已经心力交瘁。 这是应激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案例2: 杨经理买了一万股票,在股票上涨和下跌期间,他出现了失眠、腹痛、恶心、头晕、柏油样黑便。在股票割肉清仓后更发生吐血症状。被120送入医院后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因应激反应导致溃疡病的典型表现。 一、应激 (一)概念:机体受到来自内外环境和社会心理的各种伤害性刺激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反应程度: 轻度,良性应激,抗损伤作用,动员机体,增强适应能力(有利) 重度,劣行应激,促损伤作用,引起躯体、心理障碍(有害) (二)应激原 外环境因素:高热、寒冷、射线、噪音等 内环境因素:贫血、休克、器官功能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等 心理社会因素:紧张的工作,不良的人际关系、离婚、丧偶、愤怒、焦虑及恐惧等情绪反应。 三、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 外周效应: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导致。 中枢效应: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代偿意义:加快机体整合和动员。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不利影响:内脏器官缺血,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变重。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代偿意义:升血糖,保证能量供应,对儿茶酚胺的允许作用,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强大抗炎作用。 不利影响:抑制免疫反应,易并发感染,月经失调,生长缓慢,伤口不易愈合等。发生抑郁症、厌食症等。 中枢效应:CRH增多引起,出现抑郁、焦虑及厌食等情绪变化,学习与记忆力下降。 外周效应:糖皮质激素增多引起。 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20世纪30-4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发现,剧烈运动、毒物、寒冷或高温,严重创伤等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这些变化有一定代偿意义,但严重者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甚至死亡。 四、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一)代谢变化 应激时代谢的特点:分解增加,分泌减少,代谢率明显升高。为机体应付紧急情况提供能源。但持续应激导致能量物质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贫血、抵抗力下降、创面愈合延迟。 (一)功能变化 1.中枢神经系统 涉及的CNS部位主要为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及脑桥的蓝斑。 大脑皮层的认知功能在应激中有一定作用 边缘系统与情感活动关系密切,并与下丘脑和蓝斑联系密切。应激时使机体出现兴奋、紧张、焦虑、恐惧及愤怒或抑郁、厌食等情绪反应,还可能出现学习与记忆能力降低。 2.心血管系统 3.消化系统 4.免疫系统 5.血液系统 6.泌尿生殖系统 五、应激与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二)心身疾病 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或诱因的一类躯体疾病成为心身疾病。 (三)应激相关心理、精神障碍 六、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 排除应激原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补充营养 综合治疗 小结 1.应激的概念 2.常见的应激原 3.应激与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关系 4.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5.应激与疾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