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第7章-线粒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线粒体是细胞的氧化中心和动力站? 2、为什么说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3、简述基粒的结构和功能。 4、简述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 ★ 基粒 内膜和嵴表面上垂直分布着许多基本颗粒(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 可溶性的 ATP 酶(F1) 对寡霉素敏感的蛋白(OSCP) 疏水蛋白(F0) F1抑制蛋白 头部 柄部 基片 三羧酸循环 * * * It is in the last step in the degradation of a food molecule that the major portion of its chemical energy is released. In this final process the electron carriers NADH and FADH2 transfer the electrons that they have gained when oxidizing other molecules to the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which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membrane of the mitochondrion. The energy that the electrons release in this process is used to pump H+ ions (protons) across the membrane—from the inner mitochondrial compartment to the outside (Figure 2-81). A gradient of H+ ions is thereby generated. This gradient serves as a source of energy, being tapped like a battery to drive a variety of energy-requiring reactions. The most prominent of these reactions is the generation of ATP by the phosphorylation of ADP * * * * 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的通道 5. 内外膜转换接触点 线粒体的结构 二.线粒体的结构 *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1. 化学组成 水:酶促反应的诱剂、物理介质 蛋白质(65-70%): 多分布于内膜 可溶性蛋白(酶、膜周边蛋白) 不溶性蛋白(膜镶嵌蛋白、结构蛋白) 脂肪(20-30%): 磷脂为主 丰富的心磷脂、较少的胆固醇 完整的遗传系统 三.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 2. 标志酶 外膜:单胺氧化酶 膜间腔:腺苷酸激酶 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 基质腔:苹果酸脱氢酶 ━140多种 三.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四.线粒体的功能 * 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彻底氧化营养物质,产生ATP,供应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95%能量 线粒体的功能 主要功能: 细胞呼吸和能量转换 无氧酵解:1分子葡萄糖→2ATP 细胞呼吸:1分子葡萄糖→36-38 ATP * 一)细胞呼吸 线粒体的功能 1.定义 在氧气的参与下,胞内营养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并释放能量和生成ATP。 这一过程必须在活细胞的特定细胞器内(线粒体)进行,要消耗O2并生成CO2和H2O,又称细胞氧化或生物氧化。 ☆细胞呼吸与体外燃烧 体外燃烧:有机物的C、H与氧直接结合,生成CO2和H2O,剧烈释放能量(发光发热) 细胞呼吸:有机物的C通过脱羧生成CO2。H通过脱氢酶暂存于NAD+或FAD中,再分解成H+和e-,通过呼吸链缓慢释放能量(合成ATP),最后和氧结合生成H2O。 线粒体的功能 * 线粒体的功能 * * 2.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场所 一)细胞呼吸 线粒体的功能 ①燃料初步分解(细胞质) ②乙酰CoA生成 (线粒体基质) ③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基质) ④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内膜上) * ①燃料初步分解 (细胞质基质) 总反应方程式: 葡萄糖→2丙酮酸 + 2(NADH+H+)+2ATP 能量转移:大量能量转移到丙酮酸 燃料分解: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能源物质)在细胞质中进行无氧分解 线粒体的功能 * ②乙酰CoA生成(线粒体基质) 总反应方程式: 丙酮酸+HS-CoA→ 乙酰CoA +(NADH+H+)+ CO2 能量转移:大量能量转移到乙酰Co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