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诗经》 四言诗的形成,翻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标志着原始诗歌的终结,古典诗歌时代的开始。《诗经》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源头,而且对我国文学和文化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一、《诗经》的编定: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1、名称: 先秦时期一般称为“诗”或“诗三百”。 《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说明《诗经》为配乐歌唱的乐歌总集。 春秋末、战国时已用为教材。 西汉初成为官学,诗被尊为“经”,称《诗经》。 《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荀子·劝学》提及“始乎诵经”,《诗》亦列入其中。 《史记·儒林列传》:“申公独以《诗经》为训以教。” “经”的原意-- 《说文解字》:“经,织也,从纟巠声。” “经”的引申义-- “常”、“常道” 。 2、篇数: 《诗经》存目311篇,实有305篇,1141章,40884字。 其中《小雅》中6篇“笙诗” ,有目而无辞。 《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 《诗序》:“有其义,亡其辞”,是因为它以笙演奏; 朱熹:本来就是有声无词,故有人疑之为“过门”之类; 也有人:本有歌辞,后来亡佚了。 3、作者: 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 绝大部分已不可考,只有少数作品可知具体的作者。 如《小雅·节南山》为家父所作、《小雅·巷伯》为寺人孟子所作、《大雅·嵩高》、《烝民》为尹吉甫所作、《鲁颂·閟宫》为奚斯所作,《鄘风·载驰》为许穆夫人所作、《小雅·常棣》为召穆公所作、《大雅·文王》为周公所作,等。 {见《文学史》67页注释[4]} 4、产生的地域: --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 ①出于王都(镐京、洛邑) ②来自于各诸候国(十五国——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诗》三百篇,所反映的地域相当宽广,东到山东,西到甘肃,南到江汉流域,北到河北山西一带,约包括现在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湖北、北部长江流域。 5、产生的时代: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 最后编定成书约公元前6世纪。 --详见课后注释[3] 6、《诗经》诗篇的来源和编辑: 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1)关于采诗 由汉代学者根据《左传》及《孟子》有关论述,参照汉乐府机构的采诗制度提出来。 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见《文学史》68页注释[6] 汉代许慎、刘歆都坚信并且宣扬(王官)采诗说。 清代崔述《读风偶识》:“此言出于后人臆度无疑矣。盖文章一道,美斯爱,爱斯传,乃天下之常理;故有作者,即有传者。但世近则人多诵习,世远则渐就淹没。” 采集者很可能就是王室的乐官。 (2)关于献诗 是根据《国语》等史书记载提出来的。 《国语·鲁语》:“昔正考父校(当读效,奉献之意)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 《国语·晋语》:“古之王者,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 周朝规定“献诗”,目的是要了解下情和考察政治得失。 “献诗”的事确实存在的: 《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 《大雅·嵩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 献上来的诗也由乐官加工整理而用于演奏。 朱自清《经典常谈》: 春秋时,各国都养一班乐工,象后世阔人家里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的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除了这种搜集来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酒、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了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辞儿共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3)关于删诗 --孔子删诗说的肯定与否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docx
- 基于《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教材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来源:校园英语(第2020032期)-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x VIP
- 骨痛愈巴布剂的研制.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二卷).pdf VIP
- 2025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及部分答案(共五套).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主流BI竞品分析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