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解析度卫星影像之定位精度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解析度衛星影像之 定位精度研究 林義乾 指導教授:趙鍵哲 2005/04/01 前言 不提供衛星軌道參數,其中包含IKONOS與ROCSAT-Ⅱ之影像。 沒有軌道參數的情形下,僅能使用幾何模式的仿射轉換和有理函數模式進行幾何校正的工作,因此本次報告之模式主要著重於仿射轉換以及一階、二階有理函數模式。 取得控制點資料的方式有數種,如地形圖、正射影像、GPS實地量測等,為分析比較在各種情形下可達之定位精度,探討控制資料來源對定位精度之影響亦是本次報告之主題之一。 相關文獻回顧~1 相關文獻回顧~2 Toutin於2004以National Capital Region of Canada的QUICKBIRD影像進行控制資料來源對定位精度影響之實驗 方法回顧~1 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幾何校正流程圖 方法回顧~2 多項式轉換與仿設轉換 方法回顧~3 有理函數模式 方法回顧~4 利用DLT計算有理函數模式參數初始值: 方法回顧~5 利用DLT計算有理函數模式參數初始值:以一階RFM為例 模擬實驗成果與分析 模擬實驗流程: 模擬實驗場配置~1 模擬的影像為IKONOS衛星影像 假設衛星高度681公里,焦距10公尺,地面解析力為1公尺。 假設今有一影像大小為13816×13000(Line×Sample,本實驗以x×y表示),衛星飛行方向為y方向。 模擬實驗場配置~2 取得各列影像之外方位參數後,假設影像上有一百個均勻分布的點位如下圖,由像點進行倒投影至地面,以光束法(4-1式)交會虛擬之DEM得到地表之平面坐標 模擬實驗場配置~3 隨機誤差 根據不同的控制資料來源,給定不同的隨機誤差等級,仿照Toutin的實驗中之誤差量,並由亂數產生器自動給定。 1:50000地形圖:控制點之平面與高程精度為10m,像點量測誤差為1pixels。 正射影像:控制點之平面與高程精度為3-5m(統一給定5m之隨機誤差),像點量測誤差亦為1pixels。 手持式GPS:控制點之平面與高程精度為2-3m(統一給定3m之隨機誤差),像點量測誤差為1pixels。 DGPS:控制點之平面與高程精度為0.2m,像點量測誤差為1pixels。 實驗1~1      情形下之推掃式影像,地形高差起伏為500公尺。 實驗1~2 三維仿射轉換與一階RFM實驗成果: 迭代運算停止條件:L+V<±0.0001 實驗1~3 成果分析 此實驗場之DEM雖然變化頗為劇烈,但對於衛星高度(681公里)而言,此變化比例(500公尺)相當小,且由於攝影傾角較小,故可將地表視為一平面。 本實驗場中,理論上仿射轉換已可有效的描述物像對應關係,由上列成果得知,使用不同控制資料時皆符合理論情形。 由GPS與DGPS取得控制資料來源,在此實驗場中,仿射轉換與一階有理函數皆可達到不錯的定位精度,可提供作為後續相關之應用。 使用二階有理函數時,雖可收斂求解,但因秩虧的情形以及RMS報告,推論其解不正確,模式仍有待驗證。 實驗2~1      情形下之推掃式影像,地形高差起伏為500公尺。 實驗2~2 三維仿射轉換與一階RFM實驗成果: 迭代運算停止條件:L+V<±0.0001 實驗2~3 成果分析 由於攝影傾角較大,推論有理模數模式較能描述此一實驗場之物、像幾何。 由於仿射轉換乃是基於平行投影之概念,將像空間與物空間視為兩個平行無傾斜之平面來進行幾何校正,因此在攝影傾角較大的情形下,理論上應無法有效的描述物像幾何 。 本實驗中,類似於投影轉換(二維八參數轉換)之ㄧ階有理函數模式,可較有效的描述物、像對應關係,但必須使用由DGPS蒐集的控制資料,才可勉強做為後續製圖使用 。 此實驗場使用二階有理函數模式時,利用DLT計算得到的初始值無法落於收斂區間,且有秩虧情形,導致計算發散,故計算初始值之方式與數學模式仍有待驗證。 實驗3~1      情形下之推掃式影像,地形高差起伏為3500公尺。 實驗3~2 三維仿射轉換與一階RFM實驗成果: 迭代運算停止條件:L+V<±0.0001 實驗3~3 成果分析 此實驗場之DEM雖然變化頗為劇烈,且此變化比例(3500公尺)相較於實驗1、2大幅提升,故無法將地表視為一平面 ,因此推論有理函數較可達較佳之定位精度 。 仿射轉換將物、像空間皆視為平面,當影像涵蓋區域之地勢起伏較小時,可有效的描述物像幾何,但若地勢起伏較大時,不論提供何種精度之控制資料,定位精度皆有限 。 一階RFM並非將地表視為平面進行幾何校正,但在地勢起伏較大實驗中,仍會受到部份影響,必須使用由GPS或DGPS蒐集之控制資料才可達到理想之定位精度。 使用二階有理函數時,雖可收斂求解,但因秩虧的情形以及RMS報告,推論其解不正確,模式仍有待驗證。 實驗4~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