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
李阳
《最后一次讲演》是初二语下册第 13 课,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
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一 ) 背景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 国民党当局为篡夺胜利果实 ,阴谋发动内战 .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 ,坚持民主、和平 ,反对独裁和内战 ,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 国民党当局为了
镇压这一运动 ,疯狂制造白色恐怖 ,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 年 7 月 11 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
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 ,他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 .有人劝闻一多躲一躲 ,但他
毅然出席了 15 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 .事前他没准备发言 ,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
闹和嚣张气焰 ,他忍无可忍 ,拍案而起 ,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讲演 .三个小时后 ,他被特务暗杀了 .
课文就是根据这次讲演记录整理的 .
(二 ) 课型 : 听说能力训练课
(三 ) 教学目标
1、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 , 学习他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
2 、理解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
3 、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注意场合与对象 .
4 、能运用口语 ,进行即兴简短讲演 .
四、重难点
重点 : 目标 2、 3
难点 : 目标 1
二、说教法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 , 学生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
引导讲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
目的的积极思维过程 ,是一种 “思维知觉 ”.也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 双主原则“ ”.鉴于此 ,教
学本文的指导思想为 :创设情境 ,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 , 比较 ,激发学生
思维 ,热情参与 .
具体做法 :(1) 本文是一场讲演 .它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 ,但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忽视 ,所以
设置教学情景很重要 .课前学生致辞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 .教师范读前学生
看预习提示 , 了解背景 ,让学生明确当时的听众有哪些 ,在什么场合 ,揣摩闻一多先生讲演时的
爱憎情感 .教师范读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 ,感染打动学生 ,让其身临其境 .(2) 感叹句、反问
句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学生不易理解 ,教师范读后让学生品味 ,再找出自己感受深的 ,表达力
强的句子 ,学生自己谈感受 , 朗读 ,变换句式 ,进行比较归纳 ,既是能力训练 ,也是思维方式的训
练.
三、学法
本文语言感情充沛 ,表现在运用了不同句式、修辞手法和反义词等 ,这些句式 ,修辞手法
的表达作用的理解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 ,句式变换 ,进行比较 ,归纳 ,总结 . 自
己动口动手 ,置身其境 ,在实践中理解提高 . 以教师的教法 ,指导学生的学法 ,让学生以后遇到此
类问题 ,会运用朗读 ,发问 ,讨论 , 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