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一)混悬剂的物理不稳定现象 1、微粒的沉降——Stocks公式 计算题 用40%司盘60(HLB=4.7)和 60%吐温60(HLB=14.9)组成的混合乳化剂HLB值是多少? 1、分层 乳析——放置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分层的主要原因:密度差(由重力产生)。 2、絮凝 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乳剂合并的前奏。 絮凝的主要原因: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 3、转相 4、合并和破坏 乳剂的破裂(breaking or creaking)——乳滴的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水两相的现象。 5、酸败 抗氧剂 防腐剂 1、乳钵 2、胶体磨 3、超声波乳化器 4、高压乳匀机 5、纳米机 6、微射流仪 解:HLBAB = (4.7×40%+14.9×60%) = 10.82 亲水亲油性 大小 四、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 ①乳化剂的性质 乳化剂的HLB值 乳化剂的溶解度 乳化剂的用量:5-100g/L ②相体积分数——分散相/总体积 相体积分数在10%-50%之间 W/O型乳剂相体积分数小于40% 四、乳剂的稳定性 分层 絮凝 转相 合并破裂 酸败 轻轻振摇即能恢复成乳剂原来状态。 (界面膜、乳滴大小没有变)——可逆过程 容易引起絮凝和破坏。 分层特点 轻微振摇能恢复乳剂原来状态; 液滴大小保持不变,但表示着合并的危险性。 加速分层速度,暗示着稳定性降低。 絮凝特点 W/O O /W 转相的原因 乳化剂的性质: O/W型乳剂中加入氯化钙 W/O型; 相体积分数的变化: W/O型乳剂——ф50%-60%时易转相; O/W型乳剂——ф90%时易转相。 不可逆过程! 合并(coalescence)——乳滴周围的乳化膜破坏,液滴合并成大液滴。 光、热、空气 微生物 变质乳剂 有效措施 油相:卵磷脂、维生素E 水相:亚硫酸氢钠 五、乳剂的制备 1.胶溶法(干胶法、湿胶法) 工艺流程: 乳化剂 油 混 合 水 初乳 水 乳剂 乳化剂 水 混 合 油 初乳 水 乳剂 湿胶法(水中乳化剂法) 干胶法(油中乳化剂法) (一)乳剂的制备方法 2.两相交替加入法 乳剂 乳化剂 水 搅拌 或 振摇 油 搅拌 或 振摇 乳化剂用量比较大时 3.新生皂法 植物油 碱 搅拌 或 振摇 乳剂 硬脂酸、油酸等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三乙醇胺 此法多用于乳膏剂的制备 新生皂(钠皂、有机胺皂为O/W乳化剂,钙皂则为W/O型乳化剂) 4.机械法 乳 剂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乳匀机——借助机械提供的强大能量制成乳剂,不考虑混合顺序。 5.纳米乳(10-100nm) 微乳剂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薄荷油、丁香油 Tween80、Tween60 助乳化剂 甘油、多元醇 基本型 O/W W/O 复合型 W/O/W O/W/O 内相 外相 内相 外相 6.复乳 两步乳化法 (二)乳化机械 例如:鱼肝油乳 [处方] 鱼肝油 368ml 吐温80 12.5g 西黄蓍胶 9g 甘油 19g 苯甲酸 1.5g 糖精 0.3g 杏仁油香精 2.8g 香蕉油香精 0.9g 纯化水 共制 1000ml 主药 乳化剂 辅助乳化剂 稳定剂 防腐剂 甜味剂 芳香矫味剂芳香矫味剂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LOGO 第六章 混悬剂与乳剂 药剂教研室 唐靖 混悬剂(suspensions):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一、概 述 第一节 混悬剂 药物微粒在0.5~10μm之间,也有更小或更大者。 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 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 液体混悬剂和干混悬剂。 按混悬剂的要求 将药物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剂,临用前加水振摇即迅速分散成混悬剂。 ① 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 ② 便于服用。 ③ 固体微粒存在,提高药物稳定性。 ④ 粗分散体系,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⑤ 溶出速率慢,缓释长效作用。 1、作用特点 注意 剂量不准---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宜制成混悬剂使用 剂量超过溶解度或混合易析出的药物 ①化学性质
文档评论(0)